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閱讀感想

| 新華

在讀書筆記中記錄下自己的想法、疑問和問題,可以為后續(xù)的學習和研究提供很好的參考和幫助。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閱讀感想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閱讀感想,本文為你提供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閱讀感想寫作技巧和示例!

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閱讀感想篇1

拿到這本書,書名《追風箏的人》,我推測是讓人積極向上,追尋人生目標的勵志書籍,感覺這完全超越了我最初對書名的推測,在這里,人性的真相全都在這里。我常說,每個人都有他陰暗的一面,這本書展現的就是直面人性的陰暗并且完成自我救贖,結合歷史背景,用家庭敘事的方式,通過巧妙的情節(jié),細膩的文筆展現了這樣一個勇敢的追風箏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貫穿全文,直扣人心,我覺得還有一句話更能激起心靈的震動,人性的抉擇—來吧,這里有讓你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我也是像極了阿米爾父子,我想這樣的人也是千千萬萬的。小時候欺負好友、玩弄動物、不聽話,叛逆等,長大后,不能很好地處事,總會傷害到身邊的人。人生不斷在成長,不斷地在犯錯,可我卻無法做到不斷地去救贖。你說我是壞人嗎,我還不至于那么可憎,你說我是好人嗎,我還不認自我認知的好人概念。我總要不斷地抉擇,背叛與救贖,失去與追尋,貫穿著我的成長。我一直在這條路上,我現在珍惜每一個朋友,善待動物,改著性子,多聽進去話,一點一點去踏出每一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箏,它象征愛情、親情、友情;它象征希望、和解,救贖。只有真正追到它,才能成為健全的自己,更好的自己。

阿米爾少爺從小膽小懦弱,正因如此,那條狹窄的巷子是他永遠抹不去的陰影,他用卑劣的手段逃避自己犯下的錯。阿米爾的父親用另一種方式呵護著自己的私生子,至死也沒有從他自己口中說出真相。人之一生,最為可貴的品質是什么呢,這本書告訴我,是敢于面對人性的陰暗,并且有勇氣去完成自我的救贖。人生不能永遠活在愧疚和負罪感中,當心靈與惡魔發(fā)生碰撞,我們不應該一直掙扎于逃離,傷害別人或被傷害過這是我們都會,都有面對和經歷的,不要讓怯懦、虛偽、善嫉污染了我們的心靈,重回那個被時光拷問的巷子里,拿起腳下的石頭,齜牙咧嘴地去干,你會發(fā)現體無完膚也許比心靈被折磨好受些。

愿我們都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直視人性,坦蕩的走好這漫長而短暫的一生。風箏一直在那里,那是只屬于你的風箏。也許你追不到,又或許你能追到,但你總得在這條能夠成為好人的路上,為自己,千千萬萬遍。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最主要的還是看自己,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去追風箏的,自我救贖或許會遲到,但它不能缺席,追風箏的你,就是不斷成長,不斷蛻變,不斷重生的你,一次又一次的向前邁去,繩子割斷了,可那只風箏永遠屬于你,不要放棄,哪怕烈日炎炎,寒風凜冽,追到它,就是翻新自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永遠不要放棄追逐人性光輝的權利。

“你想要我追那只風箏給你嗎?”他的喉結吞咽著上下蠕動。風掠起他的頭發(fā)。我想我看到他點頭?!盀槟?,千千萬萬遍。”我聽見自己說。

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閱讀感想篇2

剛剛讀完《追風箏的人》前6章,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男孩需要的父愛。

第六章寫了男孩阿米爾雖然喜歡與仆人的孩子哈桑一起玩,但是他更想親近自己的父親,他希望與父親待在一起說話,所以,他父親要和他出去時,他都不要哈桑。文章描寫到阿米爾寫了一篇文章,想給他父親看,他父親卻看也不看一下。還有,阿米爾問他父親問題,他父親總是“嗯、嗯”地,不回答,阿米爾就很失望。而哈桑比阿米爾能干,打水漂打的多、跑得也比阿米爾快,阿米爾的父親也經常摟哈桑,因此,阿米爾很生氣,就不喜歡哈桑了。

由此可見,父愛的重要性,孩子不能失去父愛,父愛對孩子很重要,它能使孩子感到溫暖、感到父親對他的重視。阿米爾希望父親用胡子扎他的臉,雖然很疼,但是卻能感受到愛,所以也值得。

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閱讀感想篇3

“我追?!倍潭痰膬蓚€字后,這個故事迎來了結局。《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所著的長篇小說,以溫暖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人性的本質與救贖,全篇充斥的復雜情感曾使多少人潸然淚下。

故事里,阿米爾和哈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不同的是,阿米爾是一個小少爺,而哈桑只是一個仆人的兒子。但,“喝過同樣的乳汁長大的人就是兄弟,這種親情連時間也無法拆散”。

哈桑很擅長追風箏,他甚至不必抬頭看著風箏下落的軌跡,他知道風箏將會落在哪里。也沒有為什么,他就是知道。同時他也是個勇敢忠誠的孩子,他純真,他善良,他堅強,他也知道為了他的小主人,他會拼命地把風箏追回來。

所以在一年一度的風箏比賽結束后,當阿米爾要求哈桑幫他追回風箏的時候,哈桑對獲勝的阿米爾說:“為你,千千萬萬遍?!比缓笏D身,他追。

但悲劇緊接著發(fā)生了。阿米爾去尋找替他追風箏卻久久未歸的哈桑,他最后在一條狹窄的胡同里找到了他——和幾個常常欺負他和哈桑的不良少年。他看到他們把哈桑堵在角落里。但他卻躲了起來。懦弱的阿米爾從不敢在強權面前奮起反抗,所以在哈桑無數次站在他身前保護他后,在哈桑最需要他的幫助的時候,面對強權,他退縮了。

從此以后,面對哈桑,阿米爾有了一種負罪感。于是他想盡辦法,他誣陷他,希望能夠趕走他。也許看不到哈桑,能讓他心里的負罪感減輕。

阿米爾的父親曾試圖挽留,但哈桑還是和他的父親一起離開了。當后來戰(zhàn)火終于燒到了阿富汗,阿米爾也與他的父親一起遷到了美國。

多年后,在美國,阿米爾考上了本科學院,還娶了一個美麗的妻子。但他終究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于是他離開了美國舒適安逸的生活重回土——戰(zhàn)亂后慘不忍睹的阿富汗。他找到了哈桑的遺孤索拉博,在阿塞夫——當年欺凌哈桑的不良少年的領頭人——那里。他要把索拉博帶回美國,他渴望消除自己心上那背負了整整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悔恨。于是當他再一次面對強權,他終于站了起來。

他給予索拉博溫聲細語的寬慰,以求消除這個可憐的孩子心中那層厚重的屏障。他和他的妻子帶著索拉博去放風箏,并用風箏線勾斷了另一只向索拉博挑釁的風箏。在風箏下落的時候,他問索拉博:“你想讓我為你追回那只風箏嗎?”男孩看著他什么都沒說,但他輕輕點了點頭。

阿米爾笑了起來,他對索拉博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然后他轉身,他追。

也許在這一整個故事里,風箏代表的就是每個人心中的光明與希望。它可以代表勇敢、忠誠、純真、善良、堅強……希望我們都能追逐心中的風箏,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希望我們在追到風箏的那一刻,能仰望藍天,告訴自己,這一生,我活得無怨無悔。

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閱讀感想篇4

“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是《追風箏的人》里面的原句,是仆人哈桑對少爺阿米爾的忠誠表白,不是地位階級下的諂媚阿諛,而是一種奉獻,無關壓迫——它是哈桑和阿米爾童年時期的純真的友誼和信任。

可是,這個故事并不是一個歌頌超越階級的友誼的故事,即使它在開始構設了一個有著炊煙、笑聲的煙火人間?;蛟S,這與作者的經歷有關??ɡ盏耟胡塞尼,一個美籍阿富汗人。他在書中講述了一個身移民美國的阿富汗男孩的童年往事以及他成人后對兒時過錯懺悔和自我救贖。

這部小說似是被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在阿富汗,另一部分在美國。而在我心里,它像是阿米爾的靈魂,一部分埋葬在阿富汗,一部分卻活在美國。

我尤其喜歡在阿富汗里的故事。那里有一段故事,我印象深刻。那是十二歲的阿米爾和十一歲的哈桑參加喀布爾的風箏大賽的事。

風箏比賽比的不是高度,而是比誰的風箏能在廝殺中留到最后。風箏留到最后才只是勝利的起步,最大的榮耀卻是要追到這個最后的風箏,追到這只承載著榮耀的風箏。

哈桑是最出色的追風箏人。而這次,他更為努力,因為他知道阿米爾想要通過這次比賽向父親證明自己。追,為阿米爾的風箏;追,為阿米爾的心愿;追,為你千千萬萬遍。在追逐的最后,藍色風箏在哈桑忠誠的保護下和阿米爾的懦弱和背叛下成了阿米爾的榮耀,阿米爾的“罪證”——對純真友誼和信任狠狠傷害的證據。

我不禁心酸,想到阿米爾那句“哈桑從未拒絕我任何事情?!?/p>

人們喜歡忠誠,好比如不會拒絕命令的忠誠。可是在當下,“從未拒絕”算是一種愚忠。如果一味順從只會讓一些無恥之人得寸進尺。在我們的班里,有的人喜歡欺負別人,而卻有人愿意順從。這也算是從未拒絕、一味退讓。這樣只會讓自己失去更多,最終失去自我,逐漸去習慣了自己討厭的生活。自甘墮落。

類似的,像阿米爾那般性格的人,懦弱而渴望。懦弱的,是一些自己無能為力,一些于自身有威脅而能逃避的事情??释模亲约鹤钕M玫降?,或許是一些本來屬于自己卻被迫和別人瓜分的東西。

有的人懦弱大于渴望,可能會失去了最初的勇敢。怯怯懦懦的去逃避自我,只會失去“渴望”。

有的人渴望大于懦弱,可能會泯滅了最初的良知,從而失去可以蛻變的機會。如果只會渴望去做,便會變成野心的放縱,將會渴望懦弱。

在追逐中我們會遇到許多抉擇,有的人會是像哈桑那種執(zhí)著和相信,有的人會是阿米爾懦弱而又真摯的渴望等,而且追到的風箏不一定心中所想。可是,我相信不管是那一種,愚忠和服從終會逐漸變成明智的平等,懦弱和渴望終將會被面對、改變。

我追,我的風箏,像哈桑,也像阿米爾。

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閱讀感想篇5

本書講述了一個12歲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仆人的兒子哈桑之間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沒有很華麗的文筆,她僅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細膩地勾勒了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卻給我以震撼。唯有說起風箏——那哈桑和阿米爾童年最喜歡的玩物,才會不知覺的笑起來……

書的后半段寫的是主人公阿米爾心靈上的救贖,他費盡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風箏,重新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生活的大門終于又向他敞開了。

書中的感情不僅僅是親情和友情。只要是能夠沉下心來閱讀的人,都會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動,也會從中折射出自己曾經有過的心緒。

也許故事的結局并不完美,也許有些苦澀與酸楚,但人生就是這樣:犯錯、錯過,再用一生來挽回。

讀書筆記《追風箏的人》閱讀感想篇6

早上聽書的時候,點開的是《追風箏的人》,這是一部很早就聽過的書,但一直沒有去看過,只知道大家對它贊譽有加,而我還一直以為是本散文書,今天一聽才知道是小說。

花了半小時聽完之后,最大的感觸就是五味雜陳。

書中說的是兩個身份懸殊的小伙伴,他們一起長大,一起放風箏,不同的是其中一個是少爺,一個是仆人。仆人哈桑對少爺拉米爾是唯命是從,為了他什么都愿意去做;而相反的,拉米爾則更為懦弱一些,看到哈桑為他撿風箏被打,卻選擇了無視與逃跑,后來甚至要父親把哈桑趕走,因為他無法正視自己內心的自責。

后來因為戰(zhàn)爭,拉米爾和父親達到了國外,只到有一天他重新回到家鄉(xiāng),得到哈桑已經去世了,而他的真實身份,其實是拉米爾同父異母的弟弟。

因為愧疚與贖罪,拉米爾把哈桑的兒子帶回了家,就像哈桑曾經守護他一樣保護著那個孩子。

在這本書中,我被哈桑的真誠與樸實所打動,可我們每個人內心似乎都會有像拉米爾那樣的懦弱與自私在作祟,好在知道真相的拉米爾終于選擇了勇敢面對,這也是對于我們的一種啟示。

每個人都有可能會因為膽小或者其實一些內在的因素選擇做了懦弱的事,其實最為受傷與備受譴責的還是自己,而最終能夠救贖自己的還是自個本身的選擇。

42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