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

| 美婷

大家有看過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嗎?我們制定好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將會使你工作更加輕松。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精選篇1

為保障我校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防控食物中毒事件,根據《食品衛(wèi)生法》、《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及相關規(guī)定,特制定本防控預案,以便及時、有序、高效地處置可能發(fā)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程度。

一、防控食物中毒應急處理系統(tǒng)

(一)應急處理工作原則。堅持學校統(tǒng)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防控與處理相結合。

(二)組織機構:

1、成立防控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華晶學校校長)

副組長:(華晶學校副校長)

(華晶學校副校長)

(華晶學校副校長)

(政務主任)

(后勤主任)

成員:食堂負責人及各班班主任

2、成立防控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小組:

(1)督察組:

(2)聯絡組:

(3)教育宣傳組:年級組長及各班班主任

(4)食品衛(wèi)生組:食堂、超市負責人

(5)保衛(wèi)組:

(6)救治組:

3、各工作組職責:

督察組:負責督察、協調各工作組處理食物中毒事件。

聯絡組:負責與學校領導、各工作組及有關部門的聯絡、協調、協查。

教育宣傳組:負責做好中毒人員的安撫和在校師生的穩(wěn)定工作。

食品衛(wèi)生組:負責協查中毒原因及相關食品、水等。

保衛(wèi)組:負責封存現場及可疑食品;維持、勘察和控制現場秩序;審核進貨渠道;調配車輛。

救治組:負責對發(fā)病人員應急對證救治,護送病人轉院,留有病人吐瀉物備查。

二、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

(一)本校區(qū)內教職員工和學生發(fā)現短時間內出現多例有嘔吐、腹痛、腹瀉等類似食物中毒癥狀的病人時,立即向學校值班室和醫(yī)務室報告。聯系電話:

(二)學校值班人員立即匯報有關領導后,立即趕赴現場指揮、協調事件的處理。

(三)校醫(yī)務室人員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積極采取應急救治措施。經初步診斷屬中毒事件,應立即向校領導匯報后,報告上級有關部門。

三、食物中毒人員的救治

(一)校醫(yī)務室組織力量對發(fā)病人員進行救治。主要進行應急對癥處理,發(fā)病人員需轉上級醫(yī)院時,校醫(yī)務室人員應全程護送,做好記錄。

(二)校值班室(辦公室)應及時調配車輛,以最短時間送至醫(yī)院救治。

四、協助調查,采取相應措施

(一)中毒事件發(fā)生后,校辦公室、保衛(wèi)部門應積極配合協助上級衛(wèi)生防疫人員對事件進行調查。

(二)校保衛(wèi)部門和學生處應立即派人進行現場秩序的維持,控制可疑人員,必要時對中毒現場進行隔離和戒嚴。

(三)對不能排除飲水的因素造成的食物中毒,后勤應立即停止供水,留樣等待檢查。

五、善后處理

辦公室、學生處等有關部門配合學校做好中毒人員的安撫工作和在校學生、教職工的穩(wěn)定工作,保證學校正常工作秩序。

六、總結報告

發(fā)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各部門自覺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總結與完善,加強管理,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fā)生,同時辦公室向上級部門作出書面報告。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精選篇2

為了保障全體師生健康地學習與生活,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促進學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規(guī)范,防范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的發(fā)生,切實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與影響,結合我鄉(xiāng)實際情況和有關部門要求、法律法規(guī),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1、在食品供應過程中或學生用餐時發(fā)現食品感官性狀可疑或有變質可疑時,經確認后,立即撤收處理該批全部食品,第一時間內通知所有學生停止用餐。

2、在全校范圍內樹立食品衛(wèi)生安全意識、時時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發(fā)生,班主任發(fā)現本班學生就餐后有類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及時報告衛(wèi)生院,由衛(wèi)生院醫(yī)生初步檢查確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觀察病情,對癥處理。

(2)如確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診斷、治療、護理患病的師生。

2、立即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校進行緊急排除,通知有疑似中毒現象的學生緊急集中校醫(yī)室進行臨時處理,如中毒學生較多,情況緊急,可打120進行送院急救,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搶救措施。

3、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4、收集相關病情信息,協助衛(wèi)生部門進行事件調查、處理。

3、學校主管領導立即指揮搶救工作,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的搶救。向教育局主管部門報告,指揮以下部門工作:

(1)責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

(2)由校醫(yī)(后勤處)負責立即向上級衛(wèi)生部門報告,報告時間間距離發(fā)病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3)保護好現場,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設備、保護好中毒現場和食品留樣,防止人為地破壞現場,等候衛(wèi)生執(zhí)法部門處理。

(4)班主任負責協助校醫(yī)護理患病學生,如發(fā)現人數較多,治療護理在班級進行。對已確定重病師生負責轉送醫(yī)院治療。

(5)學生處做好師生思想工作,穩(wěn)定學生情緒;負責家長的疏導工作;向新聞部門解釋工作;協助學校領導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6)衛(wèi)生室要深入各班級配合衛(wèi)生行政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經過,可疑食品、中毒人數,并預測發(fā)展趨勢。

(7)后勤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搶救機動車、藥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搶救中心必須品的供應。

(8)食堂負責人要協助衛(wèi)生部門作帶菌檢查和取證工作,按照衛(wèi)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精選篇3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衛(wèi)生工作,強化責任,確保師生食品衛(wèi)生安全,及時正確地處置食物中毒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傷亡或損失,特制定此預案。

一、為使搶救工作迅速、高效、有序開展,成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職責

1、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3、做好穩(wěn)定教育教學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安撫工作。

三、食物中毒應急預案

1、發(fā)現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人員后,應立刻停止食堂的生產經營活動,及時將事發(fā)情況報告部門安全工作負責人,相關責任人接到報告后迅速趕到現場進行處理。

2、學校醫(yī)務人員積極協助衛(wèi)生機構救治中毒人員,嚴重的及時送縣人民醫(yī)院救治。

3、安全保衛(wèi)人員立刻封存、封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導致食物中毒食品及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4、安全保衛(wèi)人員和部門負責人積極配合衛(wèi)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積極落實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要求,把事態(tài)控制在最小范圍。

5、學校根據有關規(guī)定及時向上級匯報。

6、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四、安全保衛(wèi)工作

食堂保衛(wèi)人員嚴守生活服務大樓,嚴防投毒等事故發(fā)生,外來人員未經學校后勤行政領導的批準,一律不允許進入食堂。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精選篇4

一、編制目的

為了切實提高我院應對突發(fā)食堂食品安全故事的應急救援能力,保障醫(yī)院職工和患者的身體健康,根據國家頒布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蘇州市發(fā)布的《蘇州市突發(fā)中毒事件衛(wèi)生應急預案》等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以防為主。

1、以保障全院醫(yī)患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應急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處置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時要以生命救助為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將食品安全事故的影響降低到最低。

2、本院職能部門應加強食堂食品安全監(jiān)管,積極開展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工作,切實做好實施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

3、工作中要以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為指導,與有關政策相銜接,確立決策科學、反應及時的處置方式。

(二)統(tǒng)一領導,協調配合。

1、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tǒng)一指揮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整合現有資源,提高應急處置效率。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管理的原則,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合作,認真落實各項應急處置措施。

3、健全食堂食品安全信息報告溝通制度,整合本鎮(zhèn)應急資源,加強協同作戰(zhàn)能力;必要時迅速要求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調度應急資源,以應對突發(fā)食堂食品安全事故。

(三)信息公開、科學果斷。

1、各有關職能部門要積極主動公布相關信息,保障信息通暢。

2、食堂食品安全關系全院職工及病患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有關職能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要在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依靠科學,提高效率,采取果斷措施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搶救傷員,減少損失,并及時將情況上報有關部門。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院職工及病患出現的突發(fā)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時的應急處置與搶救措施。

四、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1.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

成立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 長: 分管副院長

成 員:總務科長、保衛(wèi)科長、醫(yī)務科長、護理部主任

2.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小組成員職責

組 長:負責總體協調,組織、指揮、做出相應的應急工作安排。

副組長:協助現場整體工作安排,收集記錄相關情況,形成文字材料。

組員:負責現場救治,與衛(wèi)生、防疫、醫(yī)療等部門聯系,查明事因,及時落實相關工作安排,并向食品中毒人員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

五、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流程

1.對食物中毒者采取緊急處理

(1)停止使用中毒食品(飯菜);

(2)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標本,以備檢驗;

(3)組織好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4)及時將病人送醫(yī)院進行治療;

(5)對中毒食物及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性措施;

2.對中毒食品控制處理

(1)保護現場,封存剩余的食物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材料;

(2)為控制食品中毒事故擴散,責令商家和生產經營者回收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3)經檢驗,屬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毀或監(jiān)督銷毀;

3.對相關用品采取相應的消毒措施

(1)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具及工具,并進行清洗消毒。

(2)對微生物食物中毒,要徹底清洗、消毒接觸過引起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以及存儲過程中的冰箱、設備,加工人員的手也要進行消毒處理,對餐具、用具、抹布最簡單的方法是采取煮沸辦法,煮沸時間不應少于5分鐘,對不能進行熱力消毒的物品,可用75%的酒精擦拭或用化學消毒劑浸泡。

(3)對化學性食物中毒要用熱堿水徹底清潔接觸過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對剩余的食物徹底清理,杜絕中毒隱患。

4.食物中毒緊急報告制度,發(fā)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和接受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應及時填寫《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登記表》并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和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說明發(fā)生食物中毒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以及食物中毒等有關內容。

5.環(huán)境處理組。由職能部門牽頭快速查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種類以及污染影響,在職責范圍內及時控制污染的擴建,消除危害,并對潛在危害繼續(xù)監(jiān)控。

六、責任追究

1.針對外包食堂,我院具有監(jiān)管職能,一旦發(fā)生食品安全事件(事故),善后工作由醫(yī)院藥品食品衛(wèi)生科,負責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集體研究,制定處置方案。

2.責任追究:外包公司負責落實執(zhí)行;屬公司管轄的,由食堂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依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集體研究決定。

3.事件處理結束后,立即著手清查隱患,堵塞漏洞,組織食品管理和從業(yè)人員全員培訓,并對員工進行情況通報和教育。

七、附則

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每年及時修訂本預案。

本預案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精選篇5

學校本著為學生和教師的身體健康的目的出發(fā),在加強學校常規(guī)管理的同時,加強對食堂食品衛(wèi)生工作管理,即適應對學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預案。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維護學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學校衛(wèi)生安全工作,減少學生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fā)生,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學校衛(wèi)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牢固樹立學校教育“健康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指導思想,切實承擔起教育、管理和保護學生的職責。

一、成立食物中毒預防應急小組

學校成立應急小組,由學校主要領導任組長、副組長,成員由德育處、總務處和生活老師、食堂管理員等組成。具體情況是:

組長:__

副組長:__

成員:__及生活指導、各班主任

二、建全食物中毒報告制度

學校的食堂要認真貫徹執(zhí)行衛(wèi)生部食品衛(wèi)生以及關于《食物中毒調查報告辦法》的精神,以便及時采取防治措施。

三、廣泛開展預防食物中毒宣傳教育

廣泛深入地開展預防食物中毒宣傳,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主題班會、宣傳畫和實物標本等各種形式,普及有關的衛(wèi)生知識,提高食物從業(yè)人員和廣大師生員工的衛(wèi)生管理水平,減少食物中毒發(fā)生。

四、前期工作

1、食品原料進貨關。學校采購人員要嚴格把關,定點采購,確保所采購的原料符合有關的規(guī)定,從源頭上把好食品衛(wèi)生關。

2、嚴把食堂倉庫關。學校食堂倉庫的鑰匙由專人保管,責任落實到人,庫房門口有明顯標記,規(guī)定非食堂工作人員不得進入食堂庫房。定期對庫房里的原料進行檢查,發(fā)現變質原料,及時處理,堅決杜絕變質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餐具消毒關。學校食堂對餐具按規(guī)定進行嚴格消毒,確保餐具清潔衛(wèi)生,防止出現因交叉感染而引發(fā)的食物中毒事故。

4、對每餐的飯菜要做好留樣,取每餐的飯菜100克密封好在冷藏箱內保存24小時。

五、做好消毒工作

1、食堂應對食品加強衛(wèi)生管理,特別是肉類、魚類和奶類等動物性食品,要防止再生產加工和銷售過程中污染。食堂人員要重視個人衛(wèi)生,定期按規(guī)定進行身體檢查,發(fā)現有不適宜從是食堂工作的病患者或帶病者及時調換工作。

2、控制細菌污染??刂萍毦L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溫保藏。按照食品低溫保藏的衛(wèi)生要求貯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爛變質。

3、殺滅病原菌。殺滅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溫滅菌,當肉類食品深部溫度達80度時,經12分鐘可徹底殺死沙門氏菌。各餐的熟食品和剩飯,在銷售或使用前必須充分加熱。

六、突發(fā)性事件的處置

1、食物中毒事故發(fā)生,立即停止食堂的生產活動,并于半小時內向教育局和衛(wèi)生防疫站報告。

2、積極配合協助衛(wèi)生機構救助病人。

3、現場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配合衛(wèi)生防疫部門現場調查處理。

4、配合衛(wèi)生和教育部門進行調查,按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落實衛(wèi)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tài)控制在最小范圍。

6、分析原因,根據現場調查和技術鑒定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定事故原因,汲取教訓。

7、對發(fā)生食物中毒的師生,做好登記工作,分析判斷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對可疑中毒食品進行消毒處理,根據中毒原因,做出現場消毒預防措施。

七、對中毒食物的處理

在查明情況之前,對可疑食物立即停止食用。在衛(wèi)生部門已查明情況,確定的食物中毒源,可采取煮沸15分鐘掩埋或焚燒。液體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食品用具、容器可用1-2%堿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液等消毒。

八、根據查明的事故原因,向上級領導和衛(wèi)生部門遞交書面事故分析報告。

對發(fā)生的事故做到“三不放過”,對所有食堂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引以為戒,并對造成中毒的責任人、當事人進行嚴肅處理,追究其責任。如故意破壞造成中毒事故,將當事人交司法機關處理,如因工作疏忽造成中毒事故,對當事人進行扣發(fā)工資、辭退或進行行政處分的處理。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精選篇6

一、及時報告

一旦發(fā)生食物中毒,現場知情人員應及時向校領導匯報,學校則向衛(wèi)監(jiān)所和縣教育局匯報。報告內容:發(fā)生中毒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主要臨床表現、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以利于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組織搶救,調查分析中毒原因和治療方法,若懷疑投毒,則還需向公安部門報告。

二、保護現場,保留樣品

發(fā)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關部門報告的同時,要保護好現場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于沖洗,病人的排泄物(嘔吐物、大小便)要保留,以便衛(wèi)生部門采樣檢驗,為確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情況。

三、如實反映情況

學校負責人及懷本次中毒有關人員,如食堂工作人員、就餐師生等應如實反映本次中毒情況,將病人所吃的食物、進餐總人數、同時就餐而未發(fā)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點,可疑食物的來源、質量、存放條件、加工烹調的方法和加熱的溫度、時間等情況如實向有關部門反映。

四、對中毒食物的處理

在查明情況之初,對可疑食物應立即停止食用,在衛(wèi)生部門查明后,確定食物中毒,即可對引起中毒的食物進行處理,采取掩埋或焚燒等方法,對容器要高溫消毒,并采用藥物消毒。

食物中毒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精選篇7

食物中毒多因食品、飲料保潔不當所致,其中毒癥狀多見于急性腸胃炎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為保障住店賓客及全體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不發(fā)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須采取以下措施,預防食品中毒事故,保證酒店客人及所有人員的生命安全。

一、預防措施:

(一)飲食安全事故的種類及預防措施:

1、肉、蛋、家禽、水產類及乳類等引起的沙門氏毒中毒,多由于對帶菌食物加熱不足或運輸貯藏時再次被污染,在食前又未加熱滅菌而造成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由剩飯、剩菜、熟肉制品、死螃蟹等引起的病源性大腸桿菌中毒。

預防措施:

a、生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開使用;

b、食品低溫冷藏5攝氏度以下保存,抑制細菌生長;

c、食用采購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溫處理一次,殺死細菌;

d、禽蛋類在食用前必須煮沸8分鐘以上;

2、由帶菌者污染了熟食而引起的痢疾桿菌中毒,中毒食物為肉、奶等熟食。

預防措施:

a、患者和帶菌者嚴禁炊事操作;

b、 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開使用;

c、 用采購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溫處理一次,殺死細菌;

d、 生吃的蔬菜要清洗干凈;

3、由海產品、暴腌蛋品、肉類、涼拌菜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預防措施:

a、炊具分開,注意洗涮、消毒,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b、 物烹制時要煮透,防止外熟里生;

c、 鹽漬海蟄等水產品時保存需用40%鹽水浸漬保存,食用前反復用清水洗凈,外加食醋或蒜泥。

4、由剩飯、牛奶、糕點、熟肉、冷葷等引起的葡萄球菌中毒。常見肉類、魚類及其制品引起的產氣莢膜梭菌中毒。由剩米飯、熟肉、奶制品、魚類、肉菜湯等引起的蠟樣芽孢桿菌中毒。

預防措施:

嚴禁化膿性皮膚病患者操作食品、食具,以免污染,杜絕質量不合格的牛乳。

a、有計劃做飯,盡量不?;蛏偈?;

b、剩米飯食前應高溫滅菌;

c、剩米飯不得摻入新米飯中微溫即食;

d、有異味、變質面食不能再吃,不得摻入面粉中發(fā)面食用。

5、由發(fā)酵豆谷類制品、肉類和罐頭等食品引起的肉毒梭菌中毒。

預防措施:

a、自制發(fā)酵豆谷類食品時,制作前要做加熱滅菌;

b、貯存發(fā)酵后的食品,需回鍋加熱后食用。

6、由霉變玉米、茶生、小麥、大米等引起的黃曲霉素中毒。食用霉變甘蔗軋得汁、腐爛的生姜造成的中毒。

預防措施:

a、糧食水份應保證在14%以下,濕度不超過70%;

b、霉變的食物不能食用;

7、赤霉病毒中毒,常見為被禾谷鐮刀菌污染了的糧食或面粉。

預防措施:采購來把關,杜絕食用霉變的糧食;

8、吃了沒炒熟的四季豆、蕓豆,鮮黃花菜、鮮蠶豆、鮮木耳、沒煮熟的豆?jié){。

預防措施:廚房要按照程序、工藝加工。

二、重要領導、貴賓重大宴會預防食物中毒措施

1、采取專人、專購、專人驗貨、專人管理。

2、專人進行制作烹制。

3、專人服務上桌。

4、食品留樣待查。

5、質檢部全程跟蹤檢查。

三、應急處理機構組織體系與職責:

(一)餐飲部:檢查后廚房日常菜品操作與食物儲藏的規(guī)范,如遇緊急事故,做好留樣工作;

(二)采購部:嚴格把好采購關,對購進原料的質量負首要責任;

(三)人資部與財務部:在總經理的指揮下緊急事故發(fā)生時負責資金主調配工作;

(四)保安部:維持酒店正常工作秩序,負責傷員疏散、護送工作;

(五)工程部、管家部、餐廳部,協助保衛(wèi)部進行傷員的護送工作;

(六)質檢部: 不定期對后廚房的食品衛(wèi)生進行抽查。

(七)行政辦公室:負責車輛運送及本部門員工調配。

四、緊急預案

1、中毒事故發(fā)生后,無論是員工或是顧客,發(fā)現人員應立即報告本部門負責人,保安部負責人,分管副總。及總經理,最遲不超過五分鐘。

2、各負責人到達現場后,了解中毒人員身體狀況,身份國籍、中毒原因,數量,分管副總根據情況上報總經理,由總經理決定是否報警和撥打急救中心“120”電話急救。

3、無論是否報警,保安部負責人要第一時間安排保安,保護現場清退閑雜人員。

(一)、不報警,不報急救中心。

如果現象很輕微,總經理確定不報警,視中毒人員身份分別處理,如果是員工,中毒嚴重且人數較多則由部門負責人、行政辦公室人員、人力資源部人員,陪同分散就近就醫(yī),由行政總監(jiān)安排車輛運送。如果中毒者是員工不嚴重,則由部門負責人、人力資源負責人做好安撫工作。如果中毒者是客人無論輕重,則由大堂經理,分管副總經理立即就近送醫(yī)院治療,并做好安撫。

(二)、報警、報急救中心。

1、總經理確定報警后,由保安部經理負責向公安機關報警,由大堂經理向急救撥打“120”中心呼救,若中毒者情況危急可由行政辦公室安排專車送就近醫(yī)院搶救。并通知中毒者單位或家人。

2、保安部應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到現場保護,不讓任何人接近有毒或可能有毒物品如藥物、容器、飲品、食物殘留、嘔吐物等。

3、保安部負責安排車位,人員等候警車、急救車到來及離開。

4、保安部負責維持現場秩序,防止閑雜人員圍觀

5、大堂經理協助對中毒者私人物品進行登記,并一式兩份留存、上報。并記錄警車、急救車到來離去時間,警方人員姓名等資料登記備案。

6、如懷疑有人投毒,保安負責人應排查可疑人員,發(fā)現后保安部立即滯留并交警方處理。

7、保安部負責人配合急救中心醫(yī)護人員的搶救工作,情況嚴重時隨中毒者前往醫(yī)院,適時做好對中毒者的訪問記錄。

8、如中毒者已死亡,應保護好現場,按總經理指令,配合公安人員、法醫(yī)的工作。

2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