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世上最美麗的交往技巧。沒有溝通,就談不上班主任工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班主任和家長溝通總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學生受教育處于三種環(huán)境中,即:學校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而小學生受教育更多是處于學校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之中。要使小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班主任起著特殊的作用:架設學校與家長溝通的橋梁。 怎樣才能溝通老師與家長的聯(lián)系,調動起家長關心孩子的積極性,使之主動地、愉快地配合班主任搞好學校工作呢?本期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提高自身修養(yǎng),樹立教師形象。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師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徑就是加強師德修養(yǎng)。師德修養(yǎng)表現(xiàn)在:
1、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yè);
2、熱愛學生;
3、團結協(xié)作;
4、為人師表。
師德修養(yǎng)最可貴的就是為人師表,勇于奉獻。如上期學校開展了"扶貪濟困"的活動,作為班主任的我?guī)ь^給山區(qū)兒童捐款捐物,學生在班主任的作用下,紛紛獻出自己的愛心。更令人感動的是黃冰竹、林可心、耿子欽等學生家長主動到學校來捐款獻愛心。教師的為人師表不僅感化學生的心靈,而且還通過學生作用于感化家庭和社會。
二、信任尊重家長,做到胸襟開闊。
當學生有錯時應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但要理解家長的難處,不能訓斥家長,不能把學生的錯誤轉嫁給家長。要尊重家長的情感,對家長做到溫和有禮,以商量談心的方式來交流教育孩子的得與失。對于學生的學習,不給家長增加負擔,但必要的檢查還是應該的。不歧視差生家長,應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家長對班主任或學校工作有意見,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tài)度,做到寬容大度,胸襟開闊。這樣家長會與之同心同德育人教子。
三、聽取家長意見,共商育人良策。
"三人行,必有我?guī)?quot;。更何況班主任面對著如此眾多的家長,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不乏各種人才,有大學教師,有作家記者,有公安民警,有管理干部……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也很有經驗。我班的周曉梅、林可心、黃冰竹、耿子欽等家長均提出各種好建議,經采納收效極好。這些家長與老師的精誠協(xié)作,發(fā)揮的參與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職業(yè)生涯教練計劃”能為學生提供系統(tǒng)化、個性化的職業(yè)生涯輔導。這種就業(yè)引導工作不僅能夠讓大學生對社會各層面的工作提前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接觸和體驗,而且能幫助他們理性地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和做出正確的職業(yè)選擇。就我縣而言,貴校在我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一項利縣、利校、利學生的“多贏”之舉。它不但有助于加速大學生社會化,也有利于提高我縣廣大干部群眾崇尚科技、注重學習的意識,進一步推動縣域經濟科學發(fā)展。
作為一名基層黨委負責人,被貴校邀請為學生職業(yè)生涯教練,是幸運,也是責任。能夠參加職業(yè)生涯教練計劃,既是一次全新的經歷,也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靈魂象一股巨大飆風洗禮著我的慣性思維、價值觀念、知識結構,象一股巨大的沖擊波把我推向了新的起點,并滲入靈魂深處成為我今后工作的不竭動力。能擔當最高學府的學生職業(yè)生涯教練,感到責任重大。為“天之驕子,國之棟梁”搞好指導,既是光榮的責任,也是艱巨 1
的任務,必須竭盡全力,傾其所能,謀劃好、組織好、實施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活動。經過深思熟慮確定了周密的活動方案,帶領同學們對邢臺區(qū)域和柏鄉(xiāng)境內的中鋼邢機、風電法蘭、柏糧集團等知名企業(yè)進行了實地調研,了解企業(yè)運行情況,增長同學們的見識,提升能力水平。通過座談會、講座等形式向同學們講授“自我認知、就業(yè)與從政、進入政界的渠道等知識,特別是與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范尚金鎖、首屆“全國十佳大學生村官”郭華彬等成功人士座談,對同學們在道德培養(yǎng)、扎根基層等方面有很強的引導作用。
職業(yè)生涯教練計劃為學生就業(yè)開闊了視野。貴校開展“職業(yè)生涯教練計劃”邀請了來自黨政機關、科研院所、重點企業(yè)等領導及各界專家作為教練,指導同學們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通過在多行業(yè)、多層次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提高了就業(yè)技能,拓寬了就業(yè)思路,感受到祖國各階層擁有廣闊的發(fā)展天地和生機勃勃的發(fā)展氛圍,堅定了奉獻社會、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信心。
職業(yè)生涯教練計劃為地方引進人才拓寬了渠道。古人云“致治之要,以育才為先”、“ 欲行千里思良駒”,地方要發(fā)展,離不開人才。通過開展這項活動,使有知識有文化,懂科學識技術,思路新見識廣的大學生,萌生投身各行各業(yè)的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強烈欲望,樹立一股符合社會全面發(fā)展的就業(yè)導向,為地區(qū)的人才引進起到平衡作用。
一個善于溝通的班主任,一定是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是一個事半功倍的班主任,是一個細心的充滿教育智慧的班主任。下面就班主任溝通的藝術:
一、用語言和心靈與學生溝通
通常教師只有懷有一顆對學生真正的愛心,才能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讓學生和你貼心、與你溝通、以心換心。作為班主任,首先必須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才能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才能在教育過程中和學生互動發(fā)展共同成長。在班主任工作中,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家訪和多方調查,掌握學生的主要優(yōu)缺點、學習成績、工作能力、性格愛好以及家庭情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從而能夠有的放矢地付出自己對學生的一片 “愛心”。 溝通的最主要的方式是語言交流,也就是和學生談心。談心,既是了解學生的手段,也是教育過程的本身。和學生談心是一件非??鞓返氖虑椋貏e當學生向你敞開心扉的時候。通過和學生談心,能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也能了解學生主體的內在需求,從而針對學生的需要,把工作做好。當一條班規(guī)一項要求執(zhí)行當中出現(xiàn)了問題,發(fā)生了反復時,班主任更應該深入細致的和全班學生溝通交流,耐心細致的和學生講明這樣做的目的、原因,不這樣做的害處、結果,既要用學生的心理思考,也要為學生的進步考慮,溝通交流理智、誠懇,有原則,不急躁,正真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對待班規(guī)、紀律上力求和學生達成共識,形成遵守的凝聚力。除了語言交流,眼神交流、肢體語言交流也很重要。有時一個眨眼,一個轉身,一個舉手,一個投足都可以把必要的信息傳遞,把自己的感情表達。作為班主任,應當每天問問自己,今天有沒有給學生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親切的舉動,是否讓學生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懷。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就明確地指出: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流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一種教育未能觸及到人的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能成為教育,或許也可以說是一種失敗的教育。
二、用眼睛與學生溝通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坝醚蹃碚f話”便是一種很好的溝通,“眼的交流”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心靈的交流”,這樣能更準確的獲得師生間的情感和諧與心靈共鳴,從而獲得最佳教育效益。一個成功的班主任,應善于運用“眼光”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信息的傳遞與行為的暗示,從而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培植他們的自律意識。每當跨進教室,通常都習慣地對全班同學親切的一瞥。在這一瞥中,我的目光與幾十雙目光一一相對:有的目光和我的目光碰撞時,它熠熠閃光,流露出的是飽滿的精神,我則報以贊許的目光;有的目光飄不定、左右顧盼,我的目光則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否定中更多的是鼓勵而在這“全方位”的掃視當中,我可以大體了解全班學生的精神面貌。然而更重要的是善于用敏銳的目光,關注一些后進生,一些特殊學生;用眼發(fā)現(xiàn)他們的毛病、缺點,及時指出、批評;或發(fā)現(xiàn)他們閃光點,適時表揚、鼓勵;贊許專心聽講的同學,肯定積極發(fā)言的同學,制止不專心聽講的同學,提醒左顧右盼的同學。在處理班務事務實通過眼神的溝通交流,判斷學生是否誠實,是否講實話,是否聽接受了老師的教育,是否認識到錯誤,是否心服,是否需要在做善后工作。
三、與學生溝通要堅持科學化
溝通是一個經常性的工作。溝通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育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教育的效果,就必須注意溝通的科學性,提高溝通的質量,發(fā)揮最大的效果。溝通要注意科學性,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 科學選擇溝通的對象。談心盡管天天要談,但是今天和誰談,明天和誰談應該有計劃。要根據(jù)情況,科學的予以決定。②科學地選擇溝通的題目。溝通,有時候要迂回。盡管,人們常說:“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钡牵谌穗H關系中,往往曲線才把人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使人們的心理距離拉近了。有的時候,談話太直接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的。所以,有些談心,要講究策略。③科學地選擇溝通的時機。溝通的時機,是思想教育的契機。抓住了這個時機,就抓住了教育的關鍵。我總是在當學生在思考自己的成績的時候找他,提高成績;當學生在思考自己犯了什么錯誤的時候談話,他的行為就會有改變。④科學地選擇溝通的方式。溝通往往是兩個人之間進行。當你把學生找出來談話時學生就會感覺你對他很關心,同時感覺可以對你說出心理話,因為只有你和他的時候很安全,有時候也可以選擇另一種談話方式。例如,心里話本讓學生記錄自己的心里話,教師給予回復,再記錄,再回復,讓溝通延續(xù)下來,進一步深入,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四、與學生溝通要體現(xiàn)藝術性
溝通的藝術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提前作好充分的準備,掌握溝通的主動權明確,溝通的目的。為了更好地把握溝通的主動權,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明確談什么,不談什么;明確什么該談,什么不該談,談到什么程度;明確要談哪些方面,解決哪些問題。談到什么程度,就算達到了目的。②談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引導他在談話中找到成功的感覺。和問題學生溝通,最關鍵的是找他的閃光點。平時,他們沒有受表揚的機會,也沒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如果能夠找到這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他就會在溝通中找到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愛。③做一個提問者和傾聽者,讓他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不要給予道德性評價,可以給予心理按摩。溝通,不是只有老師在談,而是要注意傾聽。讓學生談,老師聽。在傾聽的時候,注意運用同感,讓學生覺得你的寬容和善解人意,為以后進一步的溝通創(chuàng)造條件。有時傾聽才能讓學生講出他的內心世界。
五、要作好溝通后的工作
經過溝通,我反思整理有關溝通的內容,溝通的目的是否達到,教育的任務是否完成。同時還要反思學生的問題是思想道德問題,還是心理問題?是認識的誤區(qū),還是心理的障礙?他反映的問題,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是個大問題,還是個不關痛癢的小問題。這個問題,是急于解決的問題,還是經過時間的推移,就自行消失的問題?既要聽風都是雨,而且是大雨,又要聽風不是雨,是晴空萬里的前奏。只有這樣,我們班主任的溝通,才能夠發(fā)揮最佳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
溝通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賞這句名言,在教育工作中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而且還關心他們的生活,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心能驅使教師以最大的耐心和韌勁克服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挖掘自身的潛能,教師的愛,對學生的發(fā)展也是一種巨大的動力,有了這種愛,師生之間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仰慕心理,從而把這種情感遷移到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上。
為了更好地爭取家長配合,形成合力,發(fā)揮學校、家庭的整合教育功能,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制定教師與家長溝通制度如下:
1、新接班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填寫學生家庭情況表,要有家長聯(lián)系電話和家庭住址。
2、一學期每位教師對本班學生普遍家訪一次。
3、規(guī)定每周五為家長接待日,分校辦公室及班主任要做好來訪家長的接待工作,實事求是又有禮有節(jié)的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
4、學生大休回家,班主任要填寫好家校聯(lián)系便箋,讓學生帶給家長,并100%回收。做到家長與學校統(tǒng)一要求,協(xié)同教育。
5、對沒有按時返校的同學,班主任及時與家長溝通,做好在返校前的家長聯(lián)系工作。
6、對學習態(tài)度差、紀律性差,問題較多的學生,教師應視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共同采用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和克服存在的問題。 對家長領回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家訪,了解學生的表現(xiàn)及生活狀況,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7、家長對教育學生有不同意見或建議,除找班主任外,還可以向該分校校長和各級主管部門反映,也可直接向校長室反映情況。
8、學校規(guī)定:各分校每學期舉行一次學生家長會,并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組織的大型活動。學校辦公室、校長、分校校長和主任、班主任的電話一律向學生家長公開。
9、學校及各分校成立家長委員會。委員會起家長和學校的紐帶作用,一方面收集家長對學校的意見或建議并及時向學校反映;另一方面參與學校的長遠規(guī)劃和制度建設,并把學校的精神、決策或發(fā)生的事件向家長作宣傳。
10、學校從實際出發(fā),不定期召開全體學生家長會,聽取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合理意見和建議,積極地改進工作。同時開通校長熱線、公開學校郵箱,學生和家長可及時向學校反映情況。
11、學校采取多種方式(家長會、網(wǎng)絡、郵件、電話)向學生家長發(fā)放調查問卷,由專人負責整理與統(tǒng)計,把家長反映的問題或提出的合理要求一并交校長辦公會研究解決。
12、問卷調查中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與家長溝通情況三方面的評價結果要量化成分數(shù),記入教師百分制考核成績。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培養(yǎng)一個學生成為國家棟梁,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協(xié)力合作。我校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學校與家長間交流。
俗話說得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的成敗甚至于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在接觸家長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家長由于自身素質的參差不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偏差和問題, 我們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引導家長形成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呢,在我從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沉淀出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與學生家長溝通的基本方法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法有多種:像最常見的有家訪、開家長會、打電話,也可以通過家校聯(lián)系冊與家長進行書面的溝通,或者請家長到學校,由各科老師與之交流等等。通過這些方法,能夠讓家長很好地了解到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xiàn),從而在家庭教育中也能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家長教育子女的方式也多種多樣。例如關愛型、嚴格型、朋友型、嚴厲型、打罵型、放縱型和溺愛型等等。其中關愛型、嚴格型和朋友型,屬于比較明智可行的教育方法。民主,平等的和諧家庭氣氛,孩子與家長很好的溝通,都會促進孩子的良好成長。而其他幾種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教育上的問題和誤區(qū)。所以,對嚴厲型、打罵型、放縱型和溺愛型的家庭,教師與家長互相溝通、交流的次數(shù)要較多。
二、家訪的技巧。
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形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合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師對學生家庭進行訪問,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制訂詳盡而可行的計劃。訪問前,應考慮好與學生家長交談的問題,要對學生近況進行綜合分析,必要時還可以向各科任教師了解具體情況。只有家訪前情況了解得充
分,才能在與家長交談時把問題講得確切有據(jù),才能有說服力。
訪問過程中,我們教師態(tài)度要誠摯,言辭要懇切,要注意家訪的交談方式。一般說來,教師應實事求是地介紹學生的各方面表現(xiàn),做到不夸大,不縮小。既要肯定學生的長處,也要指出他們的不足,最后提出幫助和教育學生的建議和措施。切忌“上門告狀”,滔滔不絕大談學生的缺點和過失,告學生的狀,對學生的成績和長處閉口不談或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這樣易激起學生家長的怒氣和反感,不利于獲得家長的配合,甚至導致家長對孩子極為不滿,孩子又覺得老師很可怕,很可惡。
①對于有教養(yǎng)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xiàn)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采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xié)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②對于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后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指出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耐心熱情地幫助和說服家長采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啟發(fā)家長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千萬不要袒護自己的子女,因溺愛而隱瞞子女的過失。
③對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教師在家訪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fā)展前途,激發(fā)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tài)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同時,還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明白,孩子生長在一個缺乏愛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從而增強家長對子女的關心程度,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
除了家訪的內容和方式要注意外,還要選擇好家訪的時間。家訪一般應選擇家長休息在家的時候,如節(jié)假日,家長的雙休日或晚間,但晚上家訪,時間不易太久,以免影響第二天家長的工作或學生的學習。如果方便的話,事先應預約一下。另外,家訪時,若無特殊需要,一般應避開學生本人,盡可能選擇學生不在家時去家訪。
三、與家長的書面聯(lián)系的技巧
家庭訪問,一般耗費時間較多,適用于離校較近的學生家庭。由于教師工作很忙,空余時間有限,加上目前學校班型較大,不便于對所有的學生都采用家訪的形式。對于離校較遠或家長工作很忙的家庭,可采取書信的方式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把學生的表現(xiàn)和學校的要求及個人的想法告訴家長,并要求家長反饋學生在家庭中的情況,征求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請求家長協(xié)助學校進行教育工作。對于個別學生,因有些問題面談反而效果不佳,也可以采用這種方式。由于書面聯(lián)系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有些不便當面表達的情感,可 以在紙上充分流露,往往一封滿懷深情、誠摯感人的書信便可對家長產生強有力的影響。
采用書面聯(lián)系這種方式,教師應該注意所談的內容要具體、單一,不可太復雜或籠統(tǒng)??舍槍W生情況書寫簡明扼要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并請家長附注意見??赡芤鸺议L反感的內容,可能導致家長對孩子發(fā)火的內容,可能對孩子教育產生負面影響的內容,比較復雜的內容,不要寫進“書面”中去。
四、通過家長會與家長溝通
家長會,是廣泛聯(lián)系家長,解決普遍性問題,吸引家長參加學校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師一定要有發(fā)言,教師的發(fā)言,要充分體現(xiàn)對家長的尊重和對學生的熱愛,以引發(fā)家長的共鳴。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一般在學期初、學期中、學期末舉行,邀請全體家長參加。
開學初的家長會可介紹班級工作計劃,提出對學生的要求和希望;期中的家長會,主要報告開學以來的教育教學情況,學生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和下一段工作安排等;期末的家長會,主要報告工作總結,指導家長幫助學生過好假期等。如有重要情況需要家長知道,也可臨時安排家長會。根據(jù)會議的內容不同,家長會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
⑴教師報告會。主要由教師介紹情況,家長了解有關信息,不進行討論。在家長會上,教師應向家長報告班里的教育教學情況,提出教育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征求學生家長的意見,動員家長協(xié)助學校搞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也可以請各科任教師或專家做有關教育問題的報告
⑵經驗交流會。由家長交流教育子女、協(xié)同學校進行工作的心得、體會,教師小結。也可以請家長介紹教育子女的經驗等。
⑶學習成果展覽會或學習成績匯報會。學生以實物或文字語言向家長匯報自己的成績和進步,以使家長了解學生,使學生彼此促進。這類家長會的形式,可以適當靈活一些,豐富多樣,不必千篇一律,不必恪守一種模式。如舉行學生成果展覽、文娛表演,由學生代表向家長匯報班級同學的學習、思想、生活情況等,使家長們看到子女在各方面的成長,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的工作。
⑷家長—老師懇談會。這種家長會與上述三種家長會的不同之處是,不是邀請全體家長參加,而是只邀請有關家長參加,就某些學生的專門問題進行協(xié)調討論,統(tǒng)一認識,尋求教育良方。
五、利用家長學校與家長溝通
家長學校是近年在我國產生的新事物。它的目的與任務是幫助家長掌握和了解教育理論,提高教育水平,保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和諧一致。
我國的家長基本沒有接受過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家長學校,為家長舉辦各種教育講座,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協(xié)調和促進學校與社會、學校與家庭的聯(lián)系,達到全面培養(yǎng)人才的目的。
在家長學校,教師可以做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專題講座,使家長掌握系統(tǒng)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這既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整體水平,又能讓家長了解教師責任感,佩服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因而更主動、更有效地配合教師的工作?!皽贤o限”,方法不拘一格。但無論采用何種方法、技巧,教師都要出于真誠,并力求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