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總結網 > 工作總結 > 個人工作總結 > 2020公務員業(yè)務培訓匯報總結

2020公務員業(yè)務培訓匯報總結

| 找總網2

2020公務員業(yè)務培訓匯報總結

匆匆地,走過了短短的初任公務員培訓的五天。

如若要對這五天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只有一句話——出發(fā)時輕松松的,是心情;歸來時沉甸甸的,是收獲。臨行前,我們充滿期待,步履輕快飛揚;培訓后,我們多了份思考,腳印成熟而堅定。如培訓通知上所言,此行的目的在于,“使新入部公務員盡快熟悉文化部職能和機關工作的運行機制,初步掌握機關工作基本技能,加快從大學生到國家公務員角色的轉變”。為此,人事司的領導為我們安排了野外拓展訓練和課堂業(yè)務培訓兩個項目,讓我們在身心上接受了新的洗禮,使我們在面對困難進行積極思考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了自己,認識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在拓展訓練當中,通過背摔、飛越斷橋、孤島脫險和高墻逃生等四個項目,既培養(yǎng)了我們挑戰(zhàn)并戰(zhàn)勝自我的勇氣,更發(fā)掘了我們群策群力、眾志成城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從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自信與相互信任,是一只隊伍在前進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戰(zhàn)無不勝的有力武器。相信自己,也要相信自己的隊友,由此才能相互鼓勵,不斷進取。

不過,比起拓展訓練來,我覺得,此次培訓的重點,更應是在業(yè)務培訓部分,因為,某種程度上,拓展訓練只不過是一種體驗,而業(yè)務培訓,則可以理解為認識上的一個提升,一個改變,一個飛躍。因此,我想用更多的筆墨來就課堂學習部分談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業(yè)務培訓總結

(1)關于“公務員意識”的認識

在“開學典禮”當日,孟曉駟副部長在簡述了“公務員”的定義之后,便開門見山,向我們這群新人提出了“四點希望”,希望我們盡早樹立四個意識,即,公仆意識、法紀意識、責任意識和學習意識。之后,第一堂課上,人事部付興國副司長更是直截了當地要求我們克服學生時代的四種不良心理:依賴心理、畏縮心理、自傲心理和浮躁心理,改變學生時代單純幼稚的眼光,從成熟的公務員的角度來觀察社會,捕捉信息,并在政治上、法律上、服務意識上、工作上、調研上、心理上等多個方面,培養(yǎng)自身能力,聯手打造一個“英才政府”。

“英才政府”,多么令人振奮的四個字!

有幸能成為國家公務員隊伍中的一員,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同時,在自豪的背后,我也感到了沉重的壓力。作為政府組織中新的細胞之一,如何保持自己的正常運作,如何做才能讓“英才”二字無愧于心,我想,首先應當從意識上對自己有一個清醒而清晰的認識:自己已經不再是個做事無須負責任的學生,而是一名言必信行必果、肩負著國家未來的公務員了。

也許對校園里深居簡出的我而言,飄蕩得更多的,是理想主義的色彩;一夜之間理想變成了現實,不禁會錯生一種措手不及的茫然?!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多少年來,我一直被這句話中的飽含的悲壯豪情與公懷大義所激蕩著、鼓舞著。何謂“天下”,蒼生百姓即天下;先憂其憂、后樂其樂,方是全心為民的國家和社會的公仆?!肮珓諉T意識”,說到底也就是“公仆意識”,一旦這個意識在腦海中深深地扎了根,那它便會在有形或無形之間,成為我們一切行動的指南。而這個意識,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如今我們需要做的,便是有意識地強化并堅定這個意識。只有具備了公務員意識,才具備了當稱職公務員的資格,我想。

2)關于“學習”的問題

也許,剛剛逃離了學校講堂的我們,還沒有來得及與書本作業(yè)考試論文們揮手道聲GOODBYE,便又要面臨一個嶄新的學習任務了?!霸诠ぷ髦胁粩鄬W習”,人事司呂章申司長再三強調年輕公務員必須加強學習,做政治素質堅定、品德素質高尚、能力素質突出、心理素質過硬的新時代公務員。

學習,只有不斷地扎實有效地學習,才可能成為名副其實的“英才”公務員。

“書到用時方恨少”,工作了以后才發(fā)現,學了多年的書本上的知識,還遠遠不夠用。作為外語專業(yè)出身的我,就目前狀態(tài),還遠稱不上“精通”外語,而除了外語之外,作為文化部門的公務員,還有政治理論修養(yǎng)、市場經濟學、文化文史知識、法律與行政、國際關系問題以及網絡操作技術等等,都需要我們去涉獵,去掌握。此外,在具體的業(yè)務操作上,更有許多實踐性的地方需要我們熟悉之后融會貫通。

學習,要明確學習的目的,先求“獨善其身”,再圖“兼濟天下”。自我的完善需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摸清規(guī)律;要“虛心請教、留心觀察”,做有“心”人;還要注意加強上下級之間和同事之間的交流,做到共同提高。

學習,將是我們終身的事業(yè)。

3)關于“文化、市場與外宣工作”的理解

相信很多新同事和我一樣,對市場司的劉玉珠司長和藝術司的馮遠司長的講課印象深刻。劉司長談吐風趣,他早早便提出了“文化產業(yè)”的概念,并與市場有機結合,使得這一產業(yè)日益發(fā)展壯大。他預見,“文化消費將成為將來社會消費的主流,但管理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他主張,“深入市場管市場”,即公務員必須敢于實地考察,深入調研。而畫家出身的馮司長,則以一句“我首先是一名公務員,其次才是一個藝術家”,令在座的每一個年輕晚輩都深深折服。當“文化”作為“三個代表”之一在黨的綱領中首次被提及,當孫家正部長明確提出“以文化人”的工作理念的時候,我們便已意識到,作為文化部的成員,我們任重而道遠。

在我眼里,文化藝術與市場運作,似乎很多情況下是背道而馳的。而我們的任務便是,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中來,通過對行政事務的管理,在進一步開放的同時不斷地規(guī)范國內的文化市場,使市場作為文化藝術的載體,在動態(tài)中加深并擴大文化藝術的影響力。作為外交人員,從事的是文化的對外宣傳工作,目的在于向外推廣中華民族文化和藝術,它區(qū)別于政治、經濟、軍事等硬式外交手段,而主要是從“軟處”入手,并結合上述外交手段,剛柔相濟地加強國家的對外影響。

馮司長說,中國的文化正處在由傳統(tǒng)走向現代的轉型期。而轉型必然要經歷的便是陣痛。有些傳統(tǒng)的東西,如果未能及時做出自我調整、與時俱進的話,很可能出現傳承的斷裂,甚至匆匆謝幕,從此退出歷史的舞臺。這也是我們必然要面對的代價。為了繼承傳統(tǒng)、發(fā)揚傳統(tǒng),我們需要有粉碎和重組的勇氣,以及冷靜理性的思考和完善知識結構的自信。對此,我想使用一個也許并不十分適耳的詞—一“攘外必先安內”,所謂先“安內”后“攘外”,指的是先立足于本國,在穩(wěn)定了國內文化市場的前提下,努力培養(yǎng)精品文化藝術,克服浮躁心理,厚積薄發(fā),將經受住市場考驗的、具備競爭力的精品文化藝術進一步推向國際社會。試想,一個不成熟的缺乏底蘊的文化,又怎能在國際社會的風云變幻中長久地立足呢?

其實,在課堂上便提出了的,有許多全新的課題,值得我們去深思,去領會。諸如,如何才能改變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或說中華文化)約定俗成的看法與成見,如何保留一些日漸式微的傳統(tǒng)文化,如何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代表新中華形象的文化表征,等等。為此,前人沉思過,爭論過,然而,這一切,也許都將留待明日,由我們去面對,去處理。找總結網

綜上三點,一言以蔽之,即,樹立公務員意識,堅持不懈地學習,勇于在工作中實踐和創(chuàng)新。這便是我此次培訓的最大收獲。

此外,作為題外話,我還想提兩點建議,純屬個人意見,僅供人事司領導們參考:

(1)關于授課形式:此次培訓,不論是課程的安排,還是聯歡活動、體育比賽的籌措,都十分合理,注重勞逸結合,在調動積極性和發(fā)掘綜合素質方面都很成功。但在授課形式方面,我很希望能夠盡可能多地采用馮遠司長先講課、后交流的形式。畢竟,平時難得有機會和各個司局的領導們坐在一起,除了單向地聽課外,還希望能采用交互的方式,通過問答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2)關于與優(yōu)秀年輕干部的座談:不知是否巧合,此次來的年輕干部,不約而同地將焦點集中在了“學習”上,事實上,這一個多月的工作,已經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學習的重要了。年輕干部的成長自然是離不開勤奮的工作和學習,而此次座談我更期待的是他們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而不是單純的期待性的話語,也許,如果他們能講述一些現實的經歷,會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最后,再次感謝人事司的領導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次難得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讓我們的此次行程能“滿載而歸”;另外,作為此次培訓唯一的“負傷人員”,我還想借此向一直以來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上關心我?guī)椭业念I導、老師和同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0公務員業(yè)務培訓匯報總結
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