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的時間都非常珍貴,相信大家在這段教學實踐中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教學感悟,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教學總結了!到底應如何做自我評價和自我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總結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因此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和選擇性,教師則是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實踐中,堅持以“讀”為主線,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一、圍繞主題、自主預習預習內容:
1、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它們在文中的意思。
2、結合預習提示讀課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記號,可在空白處簡要寫出自己的體會,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提出自己的疑問。
3、搜集跟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資料(文本、圖片、音像)以及跟課文主題、體裁相同,思想內容相近或同作者的文章。
[課前準備是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必備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準備的過程中,師生可以互相交流溝通。通過溝通,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情況,使教學設計更貼近學生實際,更趨向科學合理。學生通過課前準備,加深體驗和感悟,為學習做好知識和情感的準備。同時,預習可以使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老師和同學,學習目標的指向性更明確,會使課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課堂教學變得充實、豐滿。]
二、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1、交流預習,提煉疑難問題。
(1)交流讀文情況,主要是正音正讀。(可指名讀、接讀、競賽讀等)
(2)交流自讀自悟情況,提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
[通過巡視,參與學生討論,了解學情,以學定教,及時調整教學預設方案。]
2、帶題自學,小組合作研讀。
(1)首先引導學生帶著前面提煉出的問題,直奔課文重點,研讀課文。
(2)然后,小組交流,各抒己見。
(3)展開研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應注意以下問題:
①自學研討保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思考分析,邊讀邊劃邊注。教師巡回指導,參與學生的自學研討活動,并注意吸收反饋信息。
[這一小環(huán)節(jié)從表面上看往往是靜的,看似一段空白,實則是充滿了學生整個思維過程的一段寶貴時空。學生只有有了自讀自悟后的獨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參與合作小組的討論,傾聽和評價他人的發(fā)言,接納別人的合理見解。]
②小組或自學伙伴作交流,相互合作,豐富閱讀認識,教師有針對性地參與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師生共同研討。
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按自己的選擇,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過程中,穿插落實訓練點,如:“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等。教師適時組織討論補充、評議深化、相機誘導。[語文最有靈性的部分只能意會不可言傳,最具情韻的部分是不斷品味中獲得漸悟。這樣的教學設計,給學生提供切實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過程提示,讓他們圍繞自己的最深感受進行深入研讀,使學生能夠自由且充分地與文本對話,而后再展開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師生在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日積月累,豐厚語文素養(yǎng)。]
4、適度拓展,想像創(chuàng)新
這是深化閱讀并引導運用創(chuàng)新的環(huán)節(jié)。可進行續(xù)編故事、仿寫片段、編演課本劇等活動。
[讀寫結合,實實在在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拓展閱讀,精博結合。
按照我們進行的主題教學課題實驗的思想,以原教材中的精讀課文為依托,確定教學主題,然后圍繞主題對教材進行重組、刪減或補充,選編與單元教材同一題材的范文佳作,作為閱讀教學延伸的輔助讀物,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盡量多地接觸大量的語文材料。這部分內容可作為略讀材料處理,引導學生遷移運用前面研讀課文時運用的學習方法,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感悟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這一過程可以使學生可以得到較系統(tǒng)的語言積累,豐富情感體驗,從而達到自主內化的目的。
[這樣圍繞一個主題進行教學設計的優(yōu)勢就在于學一課帶一串,教學內容密度高,容量大,綜合性強,學生所學是多方面的、立體的,既有信息資源的獲得,又有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還有價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語文素養(yǎng)的逐步形成和發(fā)展。
四、課外延伸,加強實踐。
小小的課堂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個問題討論的全面而深刻,重要的是把學生引發(fā)開去,適量為學生推薦與課堂所學的語文知識相應、由課堂教學的諸多層面而生發(fā)延伸開去的相關讀物,讓學生到更多鮮活的語文材料中去自主探究,深化感悟體驗,進而將情感內化為行動的力量,學會關注現(xiàn)實生活。[形式多樣、難易適中、富有趣味的閱讀材料,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自覺地對材料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研讀、體味和欣賞,得到知識的滋養(yǎng)、藝術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天地里自由馳騁。
自我校開展“閱讀夢飛翔”活動以來,閱讀課已成為我校的教學常規(guī),進入課表,進行常規(guī)教學。因為學生的“閱讀夢飛翔”活動,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閱讀分析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文明禮貌等。所以,我們持之以恒的開展下來,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此,我對本人的閱讀教學工作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激發(fā)興趣:
導語是上好每節(jié)課的前提,如果導語設計地好,能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贏得“開門紅”,為下面的教學打好基礎。我每節(jié)課先課件出示本節(jié)課的閱讀內容,然后用課件展示學生閱讀方面的成果。最后,讓主持人上臺主持,學生自己做主來分享自己的圖書。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一看二聽的刺激下很快被故事所吸引,進入情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讀,學生讀來有情有趣。
二、教給小學生閱讀方法
古今中外,許多專家學者以自己卓有成效的事實,證明了他們所采取的閱讀方法是切實可行的;許多教育家也以自己成功的教學經驗,證明了他們所傳授、推行的閱讀方法的正確。教師有必要從中擷取一些簡便易行、成效顯著的閱讀方法向小學生推薦,使小學生的閱讀活動有方法可依憑,能增進他們取得良好閱讀效果的信心。
我在教學過程中,一般向小學生傳授以下一些閱讀方法:
1.目標閱讀法。
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與讀物的實際情況來選定閱讀目的。大到思想內容、寫作特點,小到段落層次、遣詞造句,制定明確的目標。在閱讀時要直接捕捉與目標有關的材料,通過各種途徑達成目標,要避開與目標無關的內容,避免繞圈子。然后,在此基礎上,及時進行篩選,找到真正切中目標的實際內容。
2.快速閱讀法。
要求學生從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讓學生懂得,這是一種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過程。閱讀時不出聲,使理解材料的思維過程簡化,以加快閱讀速度。同時閱讀時盡力推廣視讀廣度,以句、段文字為一個閱讀單位,做到一目十行。閱讀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半途中不回視、不重讀。另外,還可靈活運用多種篩選信息的方法,只選取主要信息,盡量排除次要的與無關的信息。閱讀結束后,要求學生復述大意、濃縮要點,編寫提綱,及時反饋,檢查有效閱讀的效果。
三、樹立自學的信心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我要求學生查字典,解決字、詞、句、篇的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自已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對可講可不講而學生通過自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讓其通過討論和交流來解決。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目、動腦。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不同程度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對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
四、培養(yǎng)給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每時每刻,與每一位老師共同合作,給學生講良好的習慣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不好的習慣給我們帶來的好處;老師以身作則,做好課前的準備和課后的收拾,做好課桌的整理,要求課桌內的物品擺放有序、整齊。能有序的收發(fā)書本和作業(yè)。時時把文明禮儀融入課堂教育,掛在嘴邊,付之行動。讓學生能不自覺的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及時做好總結與評價
每月要求學生至少書寫一遍閱讀報告,并及時批改,給與指正,主要用激勵式為主。對做得好的同學,適時給予表揚與鼓勵;對做的不足的同學,及時給予指正和修改,爭取下次進步!
總之,經過這一年的閱讀教學,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學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做到課前準備和課后收拾,有序的收發(fā)書本和作業(yè)。但是,也有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行為習慣還是比較差,有待以后繼續(xù)加強指導!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開闊視野,提高寫作能力。
(一)激發(fā)讀書興趣
興趣是需求的內驅力,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但我們的學生缺乏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他們學習以外的時間或者看電視,或者玩電腦游戲,或者在野外玩耍,卻不愿意每天看看有益的課外書,而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需要我們教師去點燃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渴望,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課外閱讀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進行的,所以,更需要家長的密切協(xié)助。每天學生讀得什么書,讀了多長時間,由家長簽字。(規(guī)定每天必讀半小時)
(二)教會學生讀書方法
課內外結合,教會讀書方法。教師要以課內帶課外,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促進課上的學習,以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1)讀。讀內容,知其概要。
(2)查。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3)劃。給優(yōu)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加點劃線。
(4)摘。摘抄好詞佳句。
(5)想。讀后思考所得所感。
(6)記。背誦精彩片斷、優(yōu)美范文。
同時又歸納了以下幾種主要的課外閱讀方法:
(1)精讀法。在一段時間內,選擇幾篇從思想內容到藝術表現(xiàn)都比較完美的作品,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把它們讀熟讀透。從字詞句、篇章結構、思想內容、表現(xiàn)手法,到讀音、標點符號,都要弄懂弄通弄透。精讀,重在質量,汲取知識的精髓。
(2)瀏覽法。我們需要讀的書很多,可是時間和精力又很有限,為了盡可能地擴大知識面,廣開眼界,必須采取走馬觀花的瀏覽方法。有的文章,是屬資料性的,只翻一翻,知道大概內容就行;有的文章,雖然重要,但目前對于自己還不急需,或者是力所不能及的,也只看一看,記下一個綱目和出處即可。瀏覽,重在廣博,拓寬知識面。
(3)跳讀法。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時,有選擇地讀,與自己需要有關的重點讀,無關的則跳過去不讀。跳讀,重在“為我所用”,又保證讀的數(shù)量。此外,還有快速讀法、做卡片讀法等。課外閱讀,做到精讀和博覽相結合,學生就會獲得廣博的知識和技能,為寫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讀寫結合,提高讀書效益。寫讀書筆記具有明顯的積累功能和表達功能,是提高課外閱讀質量的有效措施,為此,要培養(yǎng)小學生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隨讀隨記、“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促進學生讀書效果的提高。
(三)為讀書創(chuàng)條件
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學校和家庭,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經常性地“讀”。
1、確保有書可讀。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币胩岣邔W生的閱讀水平,首先要供給學生讀物。作為家長,要定期為學生購買一些有益的課外讀物,每學期應把圖書館內的圖書輪流借到班級,讓自班級的學生將自己的圖書捐出來設置班級圖書角,同時可以各班級之間調換借閱,這樣就使圖書角靈活增容,有源源活水。另外還由班長到學校圖書室借書,統(tǒng)一借閱、統(tǒng)一歸還。
2、保證了學生的讀書時間。
“君子不可一日無書?!惫潭ㄕn外閱讀的時間,是保證課外閱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把課外閱讀納入教學計劃,每周安排一節(jié)課(周四下午最后一節(jié)),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指導。平時,讓學生每天帶一本課外書進校門,利用早晨、中午自主閱讀,同學間互換圖書。還特別規(guī)定:凡是課堂作業(yè)做好了,允許學生取出自己喜愛的圖書閱讀;每天放學讓學生帶一本課外書出校門,布置30分鐘至2小時閱讀等作業(yè)。學生有了充足的讀書時間,才能提高讀書效果。
3、推薦閱讀書目。
書籍浩如煙海,如果不加選擇去讀,效果一定不理想。由于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自制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而農村學生家長教育觀念淡薄,知識面狹窄,往往對課外讀物的選擇無所適從,僅僅依靠自己的讀書興趣是遠遠不夠的。作為教師,有必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的推薦工作。
(1)、平時多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作為語文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另外,小學課本中選入的名家名作多是節(jié)選,所以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去閱讀作品的全部,甚至增讀該作家的同風格的其它文章。
(2)、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優(yōu)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的建議》和《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推薦優(yōu)秀古詩文和名家名著。
(3)、在語文課上,不時向學生推薦一些班級圖書角里的好書。鼓勵學生多讀名著,增加自己的閱讀量,與書交朋友。
(4)、每逢假期,介紹一些好的書刊雜志,指導家長和學生自愿選訂、購買。如果條件允許,家長最好和孩子一起讀書,共同成長。
(四)檢查讀書效果
為了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總結閱讀收獲,促進學生認真二自覺的進行課外閱讀,必須重視閱讀效果的檢查,如:檢查學習筆記,舉辦讀書展覽,讀書心得交流,課外閱讀知識競賽等活動。促使課外閱讀的有效進行。
初中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教學難度的出現(xiàn),是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上的僵化而導致的。過于正規(guī)化的習作訓練,使得學生的作文越來越向“范文”化發(fā)展,缺乏獨特的見解和真情實感。作文的教學要講究循序漸進、寬闊靈活的思路,但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行文水平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新制定的《語文課程標準》在作文教學的指導思想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边@一指導思想充分傳達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了“作文與做人的統(tǒng)一”,警示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力戒“千篇一律”。要求我們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體驗和感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培養(yǎng)對生活的感情,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圈子,帶領學生多接觸外部環(huán)境,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結合本地實際,就新課改后的作文教學,筆者有以下幾點個人的體會。
一、打好基礎,激發(fā)興趣
在初一的作文教學中,學生對未來的一切都充滿期待,是否能給學生在起跑線上給予動力,讓他們能有信心一直奮斗下去,剛開始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要營造出一個沒有太多約束,讓學生能輕松學習交流,并十分樂意參與其中的課堂氛圍。學生解除了對老師的戒備和懼怕心理,從而讓教與學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進行,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去獲取,其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比較隨性的師生互動是最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的,而興趣是紐帶,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會主動積極的投入學習中去了。初一時,學生的課業(yè)較為輕松,課外時間也較多,所以這個時候要鼓勵他們多進行一些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閱讀,既可以作為消遣休息緩解學習壓力的娛樂方式,又可以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詞匯掌握量以及知識面增長于無形。而這種閱讀的鼓勵,他們也是十分樂意的,會互相交流感想,這便形成了一種資源共享。在他們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后,就可以鼓勵他們自己寫一些小說、隨筆、散文等,并且不做硬性規(guī)定,只是鼓勵他們有時間寫一點,并且在每天的語文課上抽出10到15分鐘,讓學生將自己寫的作品在全班朗讀,由大家點評。有的學生寫的篇幅較長,寫得也很有意思的,就會連續(xù)幾天被同學們要求朗讀。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語文課的趣味性,學生們也越發(fā)有寫作熱情了,并且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其他同學肯定,就越發(fā)努力了,也可以在交流中學習別的同學的長處,審視改正自己的不足這樣就又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并且這是學生自己的興趣使然,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認為是任務,而是當做一種娛樂,沒有壓力,也不會覺得厭煩,所收到的效果就更加顯著了。
二、指導學生閱讀,作好讀書筆記,多讀多背,積累素材
首先,推薦優(yōu)秀的青少年讀物。多讀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應當承認學生尤其是初中學生升學的壓力很大,很少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反映到作文中自然就借鑒少,內容空。于是,可以推薦征訂一些品位較高、結合寫作又適合初中學生閱讀的報刊??梢栽诿刻谜n前給學生五分鐘時間,讓他們收集自己喜歡的美文,聲情并茂地朗讀出來,資源共享,擴大閱讀面。此外還要多背一些優(yōu)秀篇目、精彩片段,以增加語言積累,不僅要求背誦的篇目要背,有些雖然沒有要求背誦的部分,只要與寫作貼近,也可適當適量地增加背誦要求。
三、科學講評,注重實效
傳統(tǒng)的作文講評,老師可能會將精選出的范文挑選出來,由于條件所限,大部分老師往往采用的是當堂朗讀幾篇優(yōu)秀的習作,之后簡單說幾句了事。其實,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多數(shù)一頭霧水,根本沒明白老師所讀的文章所云,這樣也不可能真正全面地探討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其效果可想而知。也有老師將其改進為每期點評幾名同學,一學期里盡量讓每名同學都能輪到一篇??蛇@樣還是僧多粥少,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以上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如何改變作文評改的傳統(tǒng)思維的問題。為了讓講評不走過場,真正發(fā)揮其作用,教師要另辟蹊徑――利用多媒體。每篇作文評改之后,先挑選出幾篇得失具有代表性的學生習作,其中成功的習作占多數(shù),也有一兩篇在寫作上出現(xiàn)典型問題的習作。在多媒體上講評,作品與學生面對面,可感性強,避免了老師“獨奏”。具體操作時,老師先聲情并茂地朗讀成功的作品,將學生帶入到作品中去,然后讓學生對著討論、交流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于有問題的作品(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老師要事先聲明,這是討論、交流,不是批評),可讓學生先找出其閃光點(哪怕只有一處),再組織學生進行“金點子”活動,共同討論如何加工潤色就能使之變成一篇成功的佳作。這樣,作文講評課上,學生成了真正的參與者,避免了只帶耳不動腦的被動局面。在討論中學生會很容易弄清楚如何寫好要寫的作文,其間也已經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寫作的技巧。
四、展現(xiàn)個性,鼓勵想象
個性,是人的一種重要因素,即一個人,帶有傾向性的、本質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實施“個性化”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趨勢。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以一致的標準和答案強求學生,應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潛能,依據(jù)學生的個別差異作靈活的要求。鼓勵學生自我選擇感興趣的學習主題,在其獨特的潛能領域進行深入的指導?!币虼?,我們的作文要求也要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心靈去體驗生活,體驗人生,并用各自獨特的視角及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所感所想。而且教師要采取多種途徑鋪設寫作通道,降低訓練難度,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把握時機及時鼓勵。
作文教學又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tǒng)工程。在這項工程中,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今后,我們要勇于開拓,繼續(xù)探索作文教學的新方法,為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教師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本著為學生服務的精神,切實做好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工作。
一、學生獲得主動發(fā)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边@將“發(fā)展性”定為本次課程改革中學生評價的基調同時,也為發(fā)展性學生評價提供了指導思想。重視和強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這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之一。語文課堂教學也不例外,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理應成為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顯然,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要從關注“教師”轉向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狀況。語文課堂教學有效評價要注意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突出評價的激勵與調控的功能,激發(fā)學生內在的發(fā)展動力,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學生的發(fā)展是一個過程,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同樣也要經歷一個過程。行為表現(xiàn)是一個人的素質和潛能的外顯。通過對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行為表現(xiàn)的觀察能正確地判斷學生的語文素質和發(fā)展狀況。因此,在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效的評價中,不僅要關注其掌握語文知識與技能的狀況,還要關注其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一堂好語文課,學生當是熱情地參與,積極地融入與教師、文本等構成的交流平臺,獲得主動的生成與發(fā)展;而不是被迫消極地接受。我們認為:隨著學生主體觀的重新確立,看一堂好語文課首先要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新課程強調學習方式的變革,而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便是主動性。一個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思考探究,積極與人合作,樂于參與討論交流,對照“立足過程”的評價觀,即使他未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其學習過程也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這一過程本身就是精彩的,收獲也是豐富的。在這一過程中,他起碼具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鍛煉了學習能力,獲得了學習體驗,掌握了學習方法,他的素養(yǎng)得到了主動的發(fā)展。
當然,學生是發(fā)展的主體,也是評價的主體。貫徹主體性原則,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評價,以評促學,讓學生主動發(fā)展。
二、語文特色得以呈現(xiàn)
新課程倡導學科間的綜合化,但每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特色,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因此,語文課就應該有語文課的味道,語文課不是各學科的“大雜燴”。
新課標明確指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敝丶壗處熡嘤吵闭J為:一堂好的語文課得有“三味”——語文味、人情味、書卷味。其中最根本的是語文味。余老師說過,語文課最大的悲哀是語文本體的淡化和失落,不少語文課總是喜歡“紅杏出墻”“為人作嫁”。什么是語文味?就是守住語文本體的一畝三分地。的確,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越來越“花哨”,不少已然喪失了語文味。即便這些花枝招展的課堂為學生所喜歡,但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卻無多大益處。語文教學需要拓寬渠道,鼓勵綜合化,但萬不可本末倒置,成了披著“羊”皮的“狼”。守住了語文學科本身的一畝三分地,上出語文味——“語文”就是“語文”,上出特色——這就是“語文”,我們才能說這是一堂語文課,這是一堂精彩的語文課。
三、生活實踐得以回歸
生活即是教育,課程源于生活。這里提出的生活實踐的回歸,是從語文課程資源的角度而言:合理開發(fā)和利用生活資源,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語文教學過程,讓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語文知識的理解掌握離不開生活,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運用離不開語文實踐,語文課堂教學必然要拓寬視野,將思維的觸角延展到生活,把語文訓練的雙手延伸到課外。
筆者認為讓語文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實踐,運用得好,學生確實能“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共同構建者”。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實踐,在語文課堂教學評價中理應成為重要的一環(huán)。
四、教師風采得以展現(xiàn)
新課程理念下,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學生的身上,但也絕不能忽視教師的存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也應關注教師的行為,關注教師如何促進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健康發(fā)展。我們聽特級教師的課,師生互動極其融洽,甚至感覺學生一直在圍著老師轉,但總是那么和諧。老師沒有專權獨斷,學生都得到了主動發(fā)展,教師的風采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表現(xiàn)出極大的魅力。也許正是這種魅力吸引著學生,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投入。
教師的風采是多方面的。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想主要表現(xiàn)為教師教學組織的靈活、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匠心獨運、教學意外的靈活處理、教學語言的幽默機智、個人特長的有效利用等等。
五、多元因素得以整合
衡量一堂語文課優(yōu)劣的標準是什么,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闡述;不同的個體,會有不同的觀點。從評價內容的角度來說,筆者以為一堂語文課應是這樣的: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語文素養(yǎng)得到主動的發(fā)展;體現(xiàn)出語文學科的原味,上出語文學科的特色;語文課堂與生活實踐有效地結合,語文課堂教學資源得以拓展;語文教師風采得以展現(xiàn),出色地預設和處理課堂教學……如果這些都能在一堂語文課中得到完美整合,無疑這是一堂精彩的好語文課。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但是也無需苛求面面俱到。各種因素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本來就有緊密的聯(lián)系,它們的整合當然也不能是簡單的拼湊。正如五官俱全的人不一定好看,還得看五官之間的完美組合。筆者以為,只要能立足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這個中心,多元因素有機整合,就可以說這堂語文課是成功的。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可以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教師盡快轉變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教育創(chuàng)新意識,達到改進課堂教學的目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是觀念形態(tài)的東西,具有相對的主觀性、模糊性、動態(tài)性和伸縮性,決定了我們不能絕對化、靜態(tài)化地看待標準。語文教師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者,也是重要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者,只要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多思考、多交流,以辨證的眼光探討、完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一定能促進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動態(tài)發(fā)展,多元整合,有效地通過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引導語文課堂教學朝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