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總結網 > 活動總結 > 校園活動總結 > 小學語文“混合式”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總結

小學語文“混合式”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總結

| cwl2

小學語文“混合式”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總結

為充分展示我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成果,促進語文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按照市教研室年度工作計劃安排,5月23—25日,泰安市第三屆小學語文混合式優(yōu)質課評選暨教學研討會在東平縣第四實驗小學成功舉行。

此次活動得到了我市各縣市區(qū)、各基層單位的大力支持,全市小語文人的積極響應。本次優(yōu)質課評選準備工作充足,參賽教師表現出色,與會教師虛心求學。來自泰安市6個縣市區(qū)、市直學校、高新區(qū)和景區(qū)300多位小學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亮點十足,值得學習借鑒。16節(jié)語文課覆蓋小學1-5年級,參賽選手個個精神飽滿,教學理念新穎,教學設計精妙,課堂教學方法多樣,教學手段融合信息技術,教學評價適當,課堂呈現效果斐然。

一、緊扣新課標,精心準備。大膽整合教材,精巧設計課堂教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應該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16位授課教師都立足新課標,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廣泛收集資料,借助多媒體技術,整合課內外資源,深入挖掘教材,注重學法、教法的研究。從課前導入、目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課堂組織等方面關注了語文素養(yǎng)。

以一年級的識字寫字為例,岳峰小學尹延紅老師執(zhí)教《有趣的“提手”旁》,是低年級學段識字課的成功之作。課堂上巧妙運用伙伴互助認字、教師示范、學生觀察講述等方法,集中趣味識字,學習了“摘”、“拽”等17個帶提手旁的生字,擴大了學生的識字量。在伙伴互助互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走到課堂最前方,邊演示邊完整地表達,先讀字再拼音后組詞,其他學生認真傾聽,隨時發(fā)現問題進行糾錯,教師則蹲下身子認真傾聽,這個環(huán)節(jié)在安靜傾聽中訓練學生的理解力、觀察力、表達力。教師敢于課堂實踐,借助兒童喜歡的游戲教學,最后回歸文本句段賞析,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晰自然,層層遞進,拍手兒歌終結回應開課之初的拍手操視頻。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精致、精妙。課堂上其樂融融,迸發(fā)互學的激情,學生愛學、樂學,興趣盎然,效果突出。

以中高年級學段識字寫字為例,新泰市向陽實驗學校蘇兆鵬老師《詩書賞七夕—以乞巧為例指導寫字》,巧妙將古詩課與寫字課有機整合在一起。一詩一書,兩個支點架構整節(jié)寫字課,頗有新意。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清晰細致,先從詩歌《乞巧》出發(fā),師生反復品讀古詩的韻律之美、意境之美,同時為字詞書寫鋪墊。進入寫字環(huán)節(jié)以后,由重點筆畫教學到生字教學,并歸類寫字技巧。期間設置小口訣識字、字源識字等方法,教師適時滲透寫字與做人的道理。既有方法指導,又有育人思想,自然流暢。最后的書寫環(huán)節(jié),學生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規(guī)范、端正、整潔,達到了新課標對該學段的寫字要求。整節(jié)課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理解、鑒賞、書寫等能力。課例新穎,一課一得,有實效,值得繼續(xù)探索。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習真實發(fā)生。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顒又?,大部分老師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能力培養(yǎng),如個性化朗讀、角色扮演、師生合作同伴互助討論等,還課堂于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

以彭書慧老師執(zhí)教的《威尼斯的小艇》為例,基于學生學習意識,提出“威尼斯給你的印象是什么?”,激發(fā)學生主動表達的意愿。談話導入后,直觀展示預習痕跡,帶著預習的問題對重點字詞講解,有的放矢,不拖泥帶水。聽寫三個詞語時,明確書寫要求。符合新課標對高段學生的書寫要求即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的速度。在學習船夫高超駕船技藝環(huán)節(jié),抓關鍵詞,回歸文本反復體會。隨后設置小組合作學習,夸夸自己駕船技術,在語用訓練模塊,補白想象,學生不吐不快,主動跟同伴和教師對話,推動課堂的前進節(jié)奏。最后信息技術運用,音樂渲染到位,拓展適度,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訓練的思維,鍛煉了能力。

三、從學出發(fā),重視課堂生成,抓生成點進行放大。

佐藤學教授說,學習是一個由未知到新知的旅程,“學”從無到有,從不會到會,從無知到新知。

泰山區(qū)泰前辦事處王家莊小學賈莉老師用一個“辣”字點活了《“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鑒于學生經驗和文本的特點,緊扣辣字,學生體會王熙鳳的人物特點是本課難點。在重點賞析王熙鳳的性格之前,賈老師立足學生的實有的閱讀基礎、寫人經驗,從學出發(fā),循序漸進。抓住外貌和語言,理解王熙鳳的美中藏威。在賞析王熙鳳人物性格時,預設的環(huán)節(jié)處理得扎實。先默讀課文重點段落,圈點勾畫,初步體會人物特點,接下來指導閱讀,并巧借接讀、重讀、師生共演、角色扮演等形式,層層深挖字詞背后的信息。學生在教師的激情引領下,漸入佳境一發(fā)不可收拾。在這里一位男生角色扮演,入木三分,生成課堂精彩。賈老師順勢引導,引得學生皆進入自然的表演中,巧妙地把潑辣、老辣、毒辣的王熙鳳一一展現的學生眼前。賈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了得,節(jié)奏把握松緊適宜,讓正在發(fā)生的課堂學習變得激情而高效,學生主動與文本對話、與同伴對話、與老師對話、與自己對話,實現了學習的“自主”,課堂變得如此妙不可言。

四、結合學生經驗,回歸生活,重視語用教學,積極創(chuàng)新探索。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以語言訓練為中心,加強語言的運用,培養(yǎng)語文聽、說、讀、寫、書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16節(jié)語文課上,多位老師在課堂上,積極尋找語用點,關注到了語文教材中的“空白”點,對學生進行語用訓練,特別是那些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間的地方。比如安雯老師《魚游到了紙上》在仿寫補白,想象青年會怎樣畫畫的。劉永紅老師《威尼斯的小艇》練筆之后的填空想象等都有體現。

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金娣老師“一買一棄一送”的教學內容設計,簡約不失厚重,教學層次清晰有梯度,學生借助語言描寫,體會人物內心世界。指導朗讀中抓住了“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到字里行間著重探究。在學生充分讀懂了課文內容之后,及時補充視頻資料。到此,金老師及時選擇有代表性的訓練點進行訓練指導,讓學生掌握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寫作小練筆中,巧妙搭支架三個關鍵指示詞:愛不釋手、遺憾、一模一樣,降低寫作難度。學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之后,聯系自身經驗,進行想象的補白,把這種方法運用到片段寫作的訓練中,使這樣的方法得到鞏固和落實,充分內化。課堂溫文爾雅,訓練章法有度。

結合教學實際不足之處,梳理了本屆混合式優(yōu)質課的學習體會,接下來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注重現代化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課堂多媒體的運用大膽嘗試并再加強。激發(fā)學生興趣,滿足學習需求。如利用多媒體學習的平臺展示學習痕跡、補充或拓展學習資料、檢測當堂學習效果等,直觀具體從學出發(fā),增強教學針對性。

第二:認真研究新課標,注重教材的挖掘與延伸,開發(fā)利用現有教材。精巧設計教學目標,一課一得,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

第二:立足課堂創(chuàng)新,精心組織設置語文課前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找準學生的興趣點,精心備課,巧設問題,因勢利導,捕捉生成點,不忘及時評價激勵學生。

第四:重視語言的訓練和積累。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增強語用訓練的意識,積極捕捉教材語用訓練點、確定訓練重點,層級訓練,真正地落實到平日課堂上。

第五:不同學段的練習寫字指導。重視寫字質量和科學的方法指導,提高寫字速度,明確不同學段的訓練要求,扎扎實實練字寫字。

本次優(yōu)質課評選,為我市小學語文教師搭建了一個研討學習、交流借鑒的平臺,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前路漫漫,當持之以恒,不斷反思總結,不斷求索進取。泰安小語人上下一心,不忘初心,懷揣教育夢想,繼續(xù)前行。

1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