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好家風將營造豐富溫馨的親情氛圍,促進親情、友情和鄰里間關系的融洽并引導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家風家訓進校園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自古至今,教育多以傳授知識為主,對心靈的關注卻置若罔聞,或者重視不夠,而古人的家風家訓恰恰能從一個側面填補這些空白,把這一個一個美麗的遺珠串聯(lián)起來,就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和教育資源。提倡中華文明的傳統(tǒng)美德,加強社會對于家庭道德教育的宣傳與提倡,通過家風家訓這個有力載體,激勵世人開正渠、抑邪流,繼先人之品善,啟子孫之遠志,教育子女學良向善,從源頭抓好抓實,以家庭教育助力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但是,家風家訓的秉承,一度時期已經(jīng)缺失,隨著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重視,特別是清明節(jié),修繕族譜又重新受到關注,那么家風家訓也重新在族譜上體現(xiàn),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些資源?并將它與學校的德育如何進行有效的整合?下面就我們南屏家風家訓進校園的實施情況與大家分享。
實施原因:
南屏學校地處天臺貧困山區(qū),留守兒童多,學生的習慣差,特別是歌舞劇《貓》上了中國夢想秀之后,受到社會的關注,資助越來越多,從而也改變了學生的認知和觀念,認為自己受資助是應該的,就連家長也覺得,有困難找學校。同時也帶來了消費觀念偏差,學生把資助來的錢買零食等,也產(chǎn)生了不勞而獲的心理。面對這些,學校創(chuàng)設了惠生超市,進行四會(學會做人 學會求知 學會生活 學會合作)評價,然而,這些也不能徹底改變學生的道德觀念,需要內化心靈的輔助,想找一種,切合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又能凈化學生心靈的東西,去內化他們。南屏自古以來對教育的重視,而且聽取了前楊村的四知文化、下湯的貞潔牌坊的一些故事,就想能不能從家風家訓入手?
一、達成共識沐和風
本次活動,學校高度重視,成立了以鄭衛(wèi)軍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在落實活動前,召開行政會、班主任會議、教師會,明確開展家風家訓進校園的目的意義,使學校的引領和班主任及廣大教師的輔助,形成統(tǒng)一,為今后的活動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收集經(jīng)典潤心田
良好的家風既能反映其文化內涵,也是其德行所在。平時,我們叫學生念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小學生守則,都覺得苦口婆心,收效甚微,因為這些常規(guī),在學生看來是遙遠的,又缺乏一些感知。因此,我們與鄉(xiāng)政府合作從全鄉(xiāng)20多個姓氏的祖訓家規(guī)中提煉精華,對照小學生守則,以孝道、為學、修業(yè)、養(yǎng)心、守法、積善、勤勞、寬容、戒私等九個篇目為主要內容,比如:孝道篇《南屏王氏家訓》“子弟為學必先尊師重友,以求圣贊之道,切不可有自足之心。”其他姓氏的家訓里也有,我們完全可以進行比較,看誰做得好,看誰遵循祖訓。而我們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三、四、五條就是講尊師重友的,我們口頭上講解,效果上可能就沒有上一個好。同時收集本鄉(xiāng)古今南屏孝道、為學、修業(yè)、養(yǎng)心、守法、積善、勤勞、寬容、戒私等故事,將家訓和故事匯編成冊,供學生閱讀。
三、活動內化蘊精神
(一)環(huán)境布置,潤物無聲。
人的成長與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我們對整個校園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在樓梯走廊布置為學、寬容、交友等家風家訓,并配有譯文;教室外面的走廊布置家風家訓書法作品,集教化、欣賞為一體;每一次的活動,在班級廊展示欄里進行展覽等,構建一塊塊育人的校園文化和廊文化,營造氛圍,滲透家風家訓,讓學生隨時觸摸到家風家訓,做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二)加強活動,潛移默化
1、找家訓——追本溯源
學校與鄉(xiāng)政府和各村合作,通過詢問長者和翻閱家譜等形式找來好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家訓以及一些勵志的故事匯編成書,學生人手一冊。
2、讀家訓——傳承美德
經(jīng)典家風家訓誦讀。利用學校組織開展的晨誦午默時間,閱讀家風家訓。開展主題班會、讀后感征文比賽、身邊的故事比賽。號召學生和家長共同閱讀經(jīng)典家訓,引導學生理解經(jīng)典家訓的深刻內涵。
3、寫家書——心靈碰撞
寫家書傳真情。借助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組織的“親情家書傳真情”活動的平臺,組織全校學生和家長開展“寫家書傳真情”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們以書信的形式,圍繞友善、孝敬、誠信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家風家訓以及學習生活上遇到的困惑等方面展開交流。
4、畫家訓——傳遞能量
描繪家風家訓,傳遞正能量。組織全校學生開展家風家訓書法比賽、手抄小報比賽,石頭畫展覽等。讓良好的家風家訓在校園里洋溢、傳遞。
5、揚“風訓”——實踐升華
家訓是祖輩教育子女的精華提煉,而隨著拜金主義的教條,如今道德的缺失,人們也已經(jīng)忘記了祖訓,因此,讓學生去傳播、影響家長,又通過家長會和家長學校,引導家長監(jiān)督學生踐行家風家訓,形成家校合力,促進每個家庭都謹記家訓,形成良好的家風。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進行實踐活動。每年重陽節(jié)到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是我校的傳統(tǒng)活動。學生到那里給老人們唱首歌,聊聊天,幫著搞下衛(wèi)生等。每年學校召開退休教師座談會的時候,也會按排學生進行節(jié)目表演,給老先生們帶來歡快的笑容。同時鼓勵學生在家里給父母洗洗腳、洗洗頭(父母生日時)。通過這些活動讓優(yōu)良的家風家訓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內化為道德修養(yǎng),外化為行業(yè)規(guī)范,形成良好的習慣。
6、彰“風訓”——優(yōu)秀示范
我們結合孝道、為學、修業(yè)、養(yǎng)心、守法、積善、勤勞、寬容、戒私等九個方面內容制定了家風家訓“六佳之星”評選細則,分別制定“孝道之星”、“勤學之星”、“禮儀之星”、“守紀之星”、“向善之星”和“勤勞之星”評比條件,共選出 42位學生予以表彰。
總之,家風家訓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是一種無言的教誨、無字的經(jīng)典、無窮的力量,其影響是全方位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我們開展 “家風家訓進校園”活動,旨在孩子心靈深處播下文明的種子,培養(yǎng)良好的個人習慣,傳承文明禮儀的美德,明白勤儉持家,忠厚誠信,知書達理,孝敬父母才是真正有修養(yǎng)的人,做一個遵紀守法、有道德、有用處的好人,為社會貢獻正能量。
家風是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或作風,家訓是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yè)的教誨,“好家風好家訓”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更好地向前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古往今來,許多名人賢士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成為大家爭相學習的典范。可以說,“好家風好家訓”推動了社會發(fā)展。
我市十分重視家庭教育建設,通過征集家訓家規(guī)、家風故事以及開展道德講堂等一系列主題活動,積極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引導廣大市民重視家庭美德建設,很多家庭和個人紛紛加入到“好家風好家訓”活動中,總體而言取得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好家風好家訓”正深入廣大市民的內心,令人欣慰。事實上,通過開展“好家風好家訓”活動,為我市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為此,相關部門應充分利用好這次機會,做好“好家風好家訓”相關評選工作,結合實際并且點面結合,大力推廣我市在“好家風好家訓”中的優(yōu)秀代表和典范。通過有效載體,比如道德講堂、媒體宣傳、成果展示等形式,讓更多的市民充分認識到“好家風好家訓”的重要作用,并引導家庭和市民積極主動加入到“好家風好家訓”隊列中。
而對家庭和個人來說,把家庭“打理”好、讓家庭更溫馨,彰顯家庭教育的“亮點”,離不開向“優(yōu)秀”學習、取長補短。誠然,每個家庭都會有各自的家風家訓,都會對個人的成長有所影響;一個好的家風家訓可以讓個人更能發(fā)揮聰明才智,從而獲得更多成功。但是,一些優(yōu)秀的成功的家風家訓也是我們每個家庭可以從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我想,以建設美好家庭、改善社會風氣為出發(fā)點,家庭和個人都需要自覺與時俱進,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努力構建文明家庭,塑造好家風好家訓。
為深入推進“責任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教育全過程、各方面,發(fā)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根據(jù)局文件要求,經(jīng)學校研究決定在全校組織開展“家風助我成長”主題隊日活動。現(xiàn)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通過這一活動,整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育效應。明確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通過主題活動,讓學生知曉家風家訓,圍繞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共筑“中國夢”,切實加強家校聯(lián)系,強化“感恩父母,對父母負責”的意識。積極引導廣大家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教育方法,建設文明的家庭文化,樹立良好家風,傳承家庭美德。
這次“家風助我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內容豐富。利用升旗儀式、集體校會等形式啟動主題教育活動。在全校范圍內組織所有班級召開以“說說我家家風”、“家風故事”、“我理想的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父母教會我……”等為內容的班隊會,講述家風小故事,營造良好氛圍,推動活動開展。在本次活動中低年級組大多數(shù)班級以“講講家風小故事”為主,尤其是一(1)班在張偉偉老師的引導下,有多名學生上臺講述家長教育自己的小故事,學生積極踴躍,班會開展得豐富多彩;中年級組以“說說我家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為主題;高年級組以“談談我理想的家風、父母教會我……”為主題,各班在開展隊會后還組織學生進行作文賽,演講比賽等,進一步深化“家風”教育。
本次活動各班都能圍繞主題,精心策劃,通過校園網(wǎng)、板報、校信通等形式在校內、校外深入廣泛宣傳,讓學z生、家長充分了解主題活動的意義和要求,把工作落到實處。
為進一步推進“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活動的開展,深入挖掘豐富的文化資源,創(chuàng)設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方式,釋放家庭作為社會細胞所蘊含的正能量基因,以家風帶民風、以民風促社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風家訓的傳承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現(xiàn)將活動開展情況簡單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開展好這次“家風家訓”活動,是貫徹落實縣家風辦精神,努力開創(chuàng)我鎮(zhèn)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此,我鎮(zhèn)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于20__年8月4日調整成立了由鎮(zhèn)黨委書記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全體村(居)書記及站所負責人為成員的家風家訓領導小組。我鎮(zhèn)充分動員各村(居)、鎮(zhèn)直各單位利用各種形式開展“家風家訓”活動宣傳,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這項工作,使這次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成效顯著。
二、重點突出,形式多樣
為增強“家風家訓”宣傳工作的效果,使這項活動不流于形式,我鎮(zhèn)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fā),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了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群眾樂于參與的一系列活動。一是利用逢集,設立“家風家訓”工作宣傳臺,散發(fā)宣傳資料200余份,由宣傳辦和文廣站指定專門人員發(fā)放。二是確定沿河村為家風家訓試點村,司法所長韓夕玉家庭為試點家庭。三是在東雙溝小學門前開辟家風家訓宣傳文化長廊,宣揚東雙溝好人家規(guī)背后的故事。四是由鎮(zhèn)紀委牽頭,黨委宋書記與村(居)書記、機關全體干部和老黨員開展了一次家風家訓與黨風政風座談會。五是開展“好人宣講村村行”和機關干部、村(居)“三大員”立家規(guī)活動,各村居、站所集中觀看“全市十佳村干部”視頻,召開家風家訓座談會。六是在東雙溝鎮(zhèn)小學微機室開展東雙溝鎮(zhèn) “家風家訓”微機立家規(guī)活動,將站所工作人員家規(guī)備案。
三、注重實效,立足長遠。
下一階段,我鎮(zhèn)還將組織開展“我喜愛的家訓”評議、傳誦和展覽活動,充分挖掘本土人文資源,總結提煉、收集匯總具有文化內涵的家訓,力爭出一批精品力作;邀請縣書法家書寫家訓條幅,贈送作者家庭,發(fā)揮家訓的激勵引導作用;以“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為切入點,深化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發(fā)動黨員干部、在外鄉(xiāng)賢、身邊好人、先進模范等重點人群寫家訓、講家訓、誦家訓,形成人人關心家訓家風文化的良好氛圍,以家風帶政風、民風、社風,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和弘揚良好家風、家訓,充分發(fā)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2月27日下午,我校舉行了以“感受親情,傳承家風”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活動。
在班會課上,低年級同學通過觀看老師精選的優(yōu)秀家風家規(guī)動漫片了解什么是家風、家訓。高年級同學則是通過圖文并茂的ppt互動體會什么是好家風、好家訓。一條條家訓,一篇篇家教規(guī)故事無不承載著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民族的思想延續(xù),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把父母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教導大聲地說出來,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共同學習。通過交流孩子們明白了不能忘記先輩留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懂得了應該要孝順父母,做人要講誠信,不貪占小便宜,生活上要勤儉節(jié)約。班主任老師還針對各自的家風家訓開展了大討論,并評選出班級“最好家風。最好家訓”在班級宣傳欄中展示。
通過這次家風家規(guī)的活動開展,學生們潛移默化的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yōu)秀品質的熏陶。本次活動結束后,同學們真正明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大家紛紛表示會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快樂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