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中國的重要節(jié)日之一,它有著深刻的文化意義,與中國古代的農耕文化和太陽崇拜有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3為什么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在這一天白晝時間最長,因此很多人認為夏至日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夏至后雖然白天漸短、黑夜?jié)u長,但是白晝時長依然大于黑夜,地面所吸收的熱量大于所散發(fā)的熱量,地面吸收的熱量還在不斷積累,到了三伏天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大,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此外,由于三伏天主要吹東南風和西南風,來自海洋的大量潮濕空氣不斷吹往陸地,地面會非常潮濕,水的比熱容大,可以吸收大量的熱量,這進一步提升了地面溫度,因此人會感到很悶熱。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夏至的時候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其后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動,白晝漸短。由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fā)散的多,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xù)升高。天文學上規(guī)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钢痢挂灿袠O點的意思。在傳統(tǒng)的陰陽理論中,夏至是陽氣生發(fā)到極點,開始收藏的節(jié)氣。易經姤卦,為五月卦,一陰起于下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孚夏至之時令。陽氣雖盛已經失勢,陰長陽消之象。與冬至不同的是,中國人是比較少有慶祝夏至的。
夏至日,古代婦女有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之習俗。《酉陽雜俎·禮異》載:”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這些皆為古代常用消夏之物,古代婦女以此相互贈送,來讓自己的夏天過得更加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