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防汛注意事項有哪些

| 云霞

 防汛是指為防止和減輕洪水災害,在洪水預報、防洪調度、防洪工程運用等方面進行的有關工作。汛的含義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節(jié)性或周期性的漲水現(xiàn)象。下面小編帶來的汛期防汛注意事項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歡!

汛期防汛注意事項有哪些

汛期防汛注意事項

(一)汛期學校要充分利用集隊、國旗下講話、班會等形式開展防汛宣傳教育工作。學生應該多學習,掌握防汛知識、技能。

(二)暴雨天氣要注意防雷

1.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因為下雨時,大樹潮濕的枝干相當于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扶大樹,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針一樣。所以,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以外。

2.下雨時不要在水邊(河、水庫、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觀察住房是否適合避雨,山區(qū)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巖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3.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為金屬物品屬于導電物質,特別是帶金屬桿的雨傘。

4.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和球形雷飄進室內。

(三)暴雨天氣上學、放學要特別注意

1.暴雨過后,上學需途徑小河、溝、橋的,要由家長陪同護送到校,如果洪水爆發(fā)未能經過小河、溝、橋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過了再到校,同時要讓家人打電話告訴學校老師,家中沒有電話的要到鄰居或者商店中打電話,以免學校、老師擔心。

2.暴雨過后,放學需途徑小河、溝、橋的,要先由學校派教師探視具體情況,組織路隊,或者留校由老師護送過小河、溝、橋。要告訴家長經常與學校保持聯(lián)系,暴風驟雨和隔河堵水時要堅持主動到學校接送孩子,學生不能擅自涉險回家。

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學生,要安下心來,聽從學校的管理,情況允許了才回家,不能擅自個人或結伴去查看洪水情況。

(四)嚴禁學生私自到河畔游玩、游泳

1.汛期,河水最易暴漲,可謂洶涌澎湃,非人力所能抗拒,曾發(fā)生多次中小學生溺水死亡事件。

2.學生對河水暴漲不要好奇,不要私自或結伴去河畔看河水,到河里游泳。有發(fā)現(xiàn)同學私自去河邊的要及時阻止,阻止不了的要及時匯報學校、老師,以便學校、老師勸阻、批評教育,把溺水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3.請同學們不要在汛期私自或結伴到溪、池、坑、塘、和水庫附近玩耍。

(五)要注意校園等房屋設施的安全

1.暴雨過后,學校也要對校舍設施進行安全排查,發(fā)現(xiàn)隱患要告知師生并及時處理。師生不要靠近危險的房屋、墻體、山坡等,預防墻體倒塌、山體滑坡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六)請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和預警信號,如遇暴雨天氣,學生不要單獨外出玩耍及探親訪友,如確有必要,要由成人陪同。

暴雨預警信號等級劃分

藍色預警: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黃色預警: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橙色預警: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紅色預警: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xù)。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應對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發(fā)生前

(1)要避免在低洼地帶、山體滑坡威脅區(qū)域活動。每年夏初要對房前屋后進行檢查,留心附近地質變化,看是否有危險跡象。

(2)要熟悉周圍環(huán)境,自備必要的防水、排水設施,如帆布、編織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聽當地氣象防汛部門的預報。特別是人群密集區(qū)要及時做好人員疏導轉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發(fā)生后

(1)發(fā)現(xiàn)重大征兆或已經發(fā)生災害時,盡快將消息傳遞出去,引起重視,爭取控制災害發(fā)展和救援。

(2)在緊急情況下,頭腦冷靜,行動快速,果斷放棄。暴雨洪水突發(fā)性強,陡漲,持續(xù)時間短。當發(fā)現(xiàn)河道漲水,要迅速撤離,不可遲疑。汛期河道漲洪時,千萬不要強行過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過河,或長距離繞行過河。

(3)在發(fā)生暴雨洪水時,行人避雨要遠離高壓線路、電器設備等危險區(qū)域,雷雨時要關閉手機。

(4)及時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等緊急救護等。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暴雨來臨時采取防范措施

(1)暴雨來臨,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2)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橋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發(fā)現(xiàn)水流湍急、混濁及夾雜泥沙時,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6)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減速慢行,注意預防山洪,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即刻遠離并馬上報告電力部門;

(8)如住所可能出現(xiàn)嚴重水淹,應撤離居所,到安全地方暫避;

(9)遇到危險時,請撥打110求救。

防洪防汛安全小常識

1、汛期氣候多變、突變、常會出現(xiàn)打雷閃電、大暴雨、冰雹、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

2、汛期易發(fā)生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發(fā)等自然災害;

3、要經常收聽天氣預報、密切注視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報預測、做好防洪自護。要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不到易發(fā)生山洪(河溪邊、沙灘,低洼處)區(qū)域游玩逗留;

5、不到易發(fā)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qū)域或危房里活動停留;

6、不到溪、河、池塘、水庫等水域戲水、游玩;

7、需過溪河要找橋梁通過。不要涉水過抗、過溪、過河,更不要冒險搶渡溪河;

8、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魚玩耍;

9、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已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的地帶避災自護;

10、要熟記學校應急信號、應急轉移路線和地點、需緊急轉移時,要聽從學校統(tǒng)一指揮,及時有序的安全轉移;

11、途中遇險時,不必驚惶失錯,應迅速進行避險自救或尋找求助求救的辦法,不能冒險行事。

洪水暴發(fā)時的自救方法

1、洪水災害中如何原地待救

水災的發(fā)生,都是災害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因此在洪水到來前,洪災區(qū)群眾應利用這段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充分地做好準備。有條件者可修筑或加高圍堤;無條件者選擇登高避難之所,如基礎牢固的屋頂、在大樹上筑棚、搭建臨時避難臺。蒸煮可供幾天食用的食品,宰殺家畜制成熟食;將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處保存;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塊等漂浮材料加工為救生設備以備急需;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票款、首飾等物品可以縫在衣物中;準備好醫(yī)藥、取火等物品;

2、洪水將至,應該如何逃生

處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沒區(qū)內,或洪水流速較大難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應及時采取避難措施。因避難主要是大規(guī)模、有組織的避難,所以要注意:一要讓避難路線家喻戶曉,讓每一個避難者弄清,洪水先淹沒何處,后淹何處,以選擇最佳路線,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動。二要認清路標。在那些洪水多發(fā)的地區(qū),政府修筑有避難道路。一般說來,這種道路應是單行線,以減少交通混亂和阻塞。在那些避難道路上,設有指示前進方向的路標,如果避難人群不能很好地識別路標,盲目地走錯路,再往回折返,便會與其他人群產生碰撞、擁擠,產生不必要的混亂。三要保持鎮(zhèn)定的情緒。掌握"災害心理學"實際上也是一種學問。專家介紹,在一個擁有150萬人口的滯洪區(qū),當地曾做過一次避難演習,僅僅是一個演習,竟因為人多混亂擠塌了橋,發(fā)生死傷事故。在洪災中,避難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損失,已經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語的蠱惑、避難隊伍中突然發(fā)出的喊叫、警車和救護車警笛的亂鳴這些外來的干擾,極易產生不必要的驚恐和混亂。

3、哪些是較安全的避難所

避災專家們認為,避難場所的選擇不容忽視。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離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處,應有上下水設施,衛(wèi)生條件較好,與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lián)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筑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yī)院,以及地勢高、條件較好的公園等。農村的避難場所大體有兩類:一是大堤上,但那里衛(wèi)生條件差,缺少上下水設施,人們只是將洪水沉淀一下、灑些漂白 粉直接飲用;加之人畜吃喝、排泄都在這里,生活垃圾堆積,時間一長,極易染上疾病。二是村對村、戶對戶,鄰近村與受災村結成長期的"對手村"關系。在洪水多發(fā)的鄉(xiāng)村,政府通過發(fā)放卡片方式形成"對手戶"。專家自豪地說,這是外國所不具備的,我國人民長期與洪水斗爭保留下來的良好傳統(tǒng)。

4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