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財神是我國漢族民間春節(jié)時的古老習(xí)俗,漢族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也被認為是財神節(ji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大年初五迎財神是幾點。歡迎大家來閱讀。
過去丑時、卯時、辰時是迎接財神的最佳時刻。換算成現(xiàn)在的計時方法,就是凌晨3:00—5:00、凌晨5:00—7:00、早上7:00—9:00。所以現(xiàn)在迎財神的最佳時間也就是早上的,早上的時間一般都是比較吉利的。
1.向財神要錢需具備一定的態(tài)度,既要恭敬,又要不卑不亢,所以得換上正式的衣裳,焚香沐浴,把桌面都擦拭整潔,不可雜亂無章。
2.不要忘記使用疏文,因為這是很重要的憑證,財神爺看到這個才會帶來財運。祈禱的時候不要太貪心,太過分的要求財神是不可能給你的,所以要適量合理的數(shù)字才可。
3.在迎接財神的中途,是不能把供品撤掉,或者被小孩偷吃的,這樣會引起神仙的不高興,要讓整個流程都走完,比如燒完紙錢再放一次表示儀式已經(jīng)結(jié)束,才能把東西收起來。
破五
正月初五又叫“破五”,破五有兩種意思。一種意思是,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以前正月諸多的禁忌都解除了;還有一種意思,“破五”有“送年”的含義,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fù)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態(tài)了。因為初五過后人們便要開始工作,商店開門營業(yè)、學(xué)子返回學(xué)堂。
接財神
由于初五日是五路財神的誕辰,為征利市,人們要提前在初四就迎接,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凡是接財神,必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討個吉利。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發(fā)發(fā)發(fā)。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風(fēng)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身背紙袋,將屋內(nèi)穢土裝到袋內(nèi),送門外燃炮炸之。
現(xiàn)在仍有很多地方時興趕“五窮”的風(fēng)俗。“趕五窮”——智窮、學(xué)窮、文窮、命窮、交窮。唐代韓愈在《送窮文》中說:“凡此五鬼,為吾五患”,所以要送走之。久而久之就有了“趕五窮”的風(fēng)俗。
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wèi)生。鞭炮從房屋里往外頭放,邊放邊往外面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清理出去。
不串門
傳說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并令她“見破即歸”,人們?yōu)榱吮芨F神,于是把這天稱為“破五”。初五不串門其實就是避免見到窮神也就是小媳婦、有的地方干脆叫“初五送窮媳婦出門后喜迎財神”,其實是古時對婦女的一種不尊重。人們忌諱這一天串親訪友,說是走親友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
供奉五路財神
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五路財神即東路招財神、西路進寶神、南路利市神、北路納珍神和中路玄坦神。
傳說他們是兄弟五人,生前劫富濟貧,死后依然常常顯靈,對窮苦者有求必應(yīng),因此他們兄弟五人被人們供奉為財神。
兄弟五人成為財神后分別掌管著東西南北中五條財路,而財貨的流通都要從這五條路上通行,因此五路財神尤其被商家所看重。
吃餃子
大年初五,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據(jù)說,這樣可免除讒言之禍。按照舊的習(xí)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另外,餃子的形狀酷似金錠,所以吃餃子也是一種慶祝財神誕辰的方式。
“破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按講究,這一天的餃子餡兒一定要自己剁,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掉,預(yù)示著來年一切都順利。
首先要在家中的神位前或客廳擺好香案。然后吉時的時候打開大門,心中誠念,手持五枝檀香出大門外,三拜奉請,在心中默念,邀請財神與你一起回家,接著緩步返家。要注意家里明亮,財神喜明不喜暗,然后要衣冠整潔,多存恭敬之心,心生敬意方可得財神佑護,切莫不誠。最后財神的位置潔凈,供品齊全。迎財神重在誠心,衣冠整潔,家里干凈敞亮都是誠心的表現(xiàn),干凈的家中,大家住的時候也是比較舒服的。
在初五的零點一到就要放鞭炮以示迎接,要把家中打掃得干干凈凈,然后打開大門。
準備好案桌,放好香燭、金元寶等,還有三杯糖茶,五碗素菜一碗米飯,五種不同的水果以及準備長面,大棗,桂圓,黃糖,花生。在供桌前焚香燒金元寶祭拜財神爺。
提前查好當天的財神吉位,向財神方向三拜奉請,將疏文連同元寶燒掉,一邊焚燒,一邊要默念一些財源廣進之類的祝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