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黃文秀先進事跡感想600字范文
黃文秀的事跡大家已經很熟悉了,她的離開帶給我們深深地思考,為我們的學習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導,我想談下自己的思想體會。下面小編整理2020黃文秀先進事跡感想600字范文,歡迎閱讀。
2020黃文秀先進事跡感想600字范文1
黃文秀同志的事跡,讓我想到了早期的共產黨人高君宇,他的詩“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閃電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既是對他自己,也是對黃文秀同志短暫30年生命的最好注解。
黃文秀同志的生命定格在2020年6月16日晚,定格在從百色返回樂業(yè)的途中,定格在脫貧攻堅的路上。
黃文秀用她短暫的人生,走出了許多人一輩子也無法企及的人生境界和生命的高度。1989年4月18日,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田陽縣巴別鄉(xiāng)德愛村多柳屯,2008年跨越1900多公里,走出大山到長治學院求學,靠著助學貸款完成學業(yè),201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20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讀研,靠勤工儉學完成學業(yè),2020年7月畢業(yè)時作為廣西選調生回到家鄉(xiāng)白色市委宣傳部工作,2020年3月26日,作為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首位女第一書記,走上了脫貧攻堅路。自此,她走村串戶,挨家走訪,了解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克服種種困難,和貧困戶打成一片,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走遍了全村所有貧困戶。接著她分門別類,通過易地搬遷脫貧、教育脫貧、發(fā)展生產脫貧等方式,當年就帶領88戶417人脫貧,使該村貧困戶由102戶降到了14戶,貧困發(fā)生率從22.88%降至2.7%,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38萬元,實現翻倍增收。她注重鄉(xiāng)風文明建設,將百坭村建成“鄉(xiāng)風文明”紅旗村。一年的時間,扶貧成效顯著!2020年6月16日,黃文秀走完自己短暫的一生。山河嗚咽,青山含淚!
簡單的履歷,短暫的人生,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個“時代楷模”的形象,一場山洪奪取了黃文秀年輕的生命,但是黃文秀生前求學、特別是扶貧故事在中國大地上,在9000萬共產黨員的心中必將永遠的傳唱。
在入黨時,黃文秀說:沒有黨的好政策,家里不可能供我來上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yè),選擇入黨,是發(fā)自內心的是由衷的。在擔任第一書記的手記中她寫到:讓扶過貧的人像戰(zhàn)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
黃文秀同志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她用自己短暫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新時代奮進之歌。
黃文秀同志一路走好!你未竟的扶貧路,畢將有千萬個像你一樣的黨員接過來,繼續(xù)不怕犧牲,繼續(xù)努力前行,直到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zhàn),完成這場“心的長征”。
2020黃文秀先進事跡感想600字范文2
黃文秀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的一個貧困家庭,2008年考入長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在師友們的記憶中,這個品學兼優(yōu)的姑娘開朗樂觀、積極向上,臉上總是掛著微笑。
入學后的軍訓剛結束時,得知可以遞交入黨申請,黃文秀第一時間工工整整地寫下了入黨志愿申請書,鄭重地交給了自己的輔導員。此后,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上,黃文秀都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圖書館中總能看到她上自習鉆研的身影,班級搞活動,她總是積極參與、出謀劃策,盡可能為集體貢獻一份力量。
黃文秀吃苦耐勞、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好品格大家都看在眼里。在黨組織的悉心培養(yǎng)下,2011年6月,黃文秀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沒有黨的好政策,家里不可能供我來上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yè),選擇加入黨組織,是內心信念驅動下作出的選擇。”黃文秀經常對身邊的人這樣說。
研究生畢業(yè)后,黃文秀本有機會留在北京工作,但她毅然響應國家號召,選擇回到家鄉(xiāng)建功立業(yè),去脫貧攻堅一線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心撲在扶貧一線的黃文秀,為這項事業(yè)付出了很多。父親病了,她只能盡量擠出時間去醫(yī)院探望,每次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一接電話馬上就趕回村里。家人心疼她,勸她多注意休息,她卻說:“脫貧攻堅到了關鍵節(jié)點,怎么也不能拖了脫貧事業(yè)的后腿。”
黃文秀的努力很快見到了成效,2020年,她駐村扶貧的樂業(yè)縣新華鎮(zhèn)百坭村有88戶417人脫了貧。當地老百姓歡喜地逢人就夸:“我們能脫貧,靠的就是有這樣的好書記!”
2020黃文秀先進事跡感想600字范文3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yè)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新華社7月1日)
2008年,來自革命老區(qū)百色的黃文秀,考入山西長治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從離家那一刻起,她學成歸來報效家鄉(xiāng)的初心開始萌芽。黃文秀曾向老師程過富透露,畢業(yè)后想回百色當一名老師。她聽取老師的建議,考上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繼續(xù)深造。來到北京,黃文秀的視野越開闊,心胸越寬廣。“我愈發(fā)感覺到自己肩上有一種責任,那就是學成后建設家鄉(xiāng)、報效祖國。”從本科到碩士研究生,黃文秀所學專業(yè)都與教育有關,畢業(yè)后做個老師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在眾人看來,女孩子做老師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個出身貧困農家的女孩深知,幸福都是靠雙手奮斗出來的。她經過奮斗成為老師后,自己的小家庭能夠很快脫貧。但是家鄉(xiāng)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任務艱巨,需要更多有志之士投身于脫貧攻堅第一線,以自己所學帶領家鄉(xiāng)人民,實現脫貧致富才是報效祖國的不二選擇,也是自己上大學的初心和使命。“我來自貧困山區(qū),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xiāng)親,為改變家鄉(xiāng)貧窮落后面貌盡綿薄之力。”為此,黃文秀的人生方向明確而篤定。黃文秀明確而篤定的人生方向的根本動力基于其堅定的理想信念,源自于其報黨恩的赤誠之心。她說:“沒有黨和政府的幫扶資助,我很難上完大學。我選擇讀思政專業(yè),選擇加入黨組織,都是由衷的、無悔的。”真可謂:巾幗亦有凌云志,脫貧一線把根扎。不忘初心敢擔當,牢記使命報黨恩。
2020黃文秀先進事跡感想600字范文4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黃文秀以青春無悔的選擇和不畏艱辛的付出,成為共產黨人的精神標桿,激勵著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投身新時代、踐行初心使命。
心中有信仰,萬里征程,不忘初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黃文秀碩士畢業(yè)后,放棄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就是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始終忠誠于黨和人民。只有理想堅定、信念執(zhí)著,才能扎根基層、心系群眾,做老百姓的貼心人。固守根本,就是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堅定用奮斗和奉獻完成對黨、人民的莊嚴承諾,擰緊把牢理想信念的“總開關”,以恒心守初心,將信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我們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肩上有擔當,千鈞重負,不忘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敢于擔當,將人民的獲得感放在首位,敢于創(chuàng)新,迎難而上,勇立潮頭,是共產黨人的光榮使命。黃文秀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扶貧事業(yè),通過努力,2020年百坭村脫貧88戶418人,貧困發(fā)生率從22.88%降至2.71%,實現了貧困戶戶戶有致富門路,村集體經濟項目收入翻倍。時代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更要敢于涉險灘、啃硬骨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自覺勇擔重任、履職盡責。
腳下有力量,百舸爭流,不忘前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廣大黨員干部要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尤其身處基層,更要以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踏實苦干,把責任和擔當發(fā)揮到極致,在實踐中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干才能創(chuàng)造未來,不抓落實,再美的藍圖只是一紙空文,再好的目標也只是水中之月,只有出實招、辦實事,才能切實實現好、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深根細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在落實上下苦功、做硬功,真正把工作推進到位、落到實處。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宏偉的藍圖已經繪就,要把藍圖變?yōu)槊篮矛F實,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踏踏實實干好工作,認認真真抓好落實,不馳于空想,積跬步以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海,一步一個腳印朝著目標邁進。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基層是片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守初心就不會迷失方向,擔使命就無懼困難險阻。萬里征程風正勁,千鈞重任再揚帆,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堅定前行,立足新時代、把握新要求、展現新作為,少一些世故、多一份激情,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讓青春在基層中綻放光芒。
2020黃文秀先進事跡感想600字范文5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059.4萬名。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的50多名黨員,到1949年的新中國成立時的448.8萬名黨員。70年來,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黨的自身建設全面加強,黨員隊伍穩(wěn)步壯大,組織體系更加健全,吸引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不斷增強,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從1921年成立以來,黨已經走過了98年艱辛而輝煌的風雨歷程。我們都知道,黨得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和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努力奮斗的歷史。這98年,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98年,是我們黨經受各種風浪考驗、不斷發(fā)展壯大,不斷開創(chuàng)各項事業(yè)新局面的98年。
98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風雨同舟、砥礪奮進,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一個個耀眼數字的背后,體現著黨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和艱苦奮斗,奮斗是推動時代進步的動力。新時代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砥礪前行的時代。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用偉大奮斗精神繪就青春底色。
黨的98年征程是一部奮斗史,我們作為當代共產黨人,不能忘記過去中國共產黨的艱辛,我們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當今中國,我們的使命還很艱巨,振興中華的道路任重道遠,我們要投身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中去,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揮灑青春汗水,為了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奮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要堅持正確方向。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就有什么樣的作風和面貌;有什么樣的奮斗姿態(tài),就有什么樣事業(yè)和成就。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更不能驕傲自滿、松勁松懈。奮斗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新時代青年干部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把強國事業(yè)推向前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開拓者。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青年人積極努力,富有生氣和創(chuàng)造力,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一要勇立時代潮頭。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要以志存高遠的朝氣、與時俱進的銳氣、敢為人先的勇氣,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中國夢,在奮斗征程中搏擊風浪、中流擊水。二要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代從不垂青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將更多機遇留給善于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人們。我們新時代青年干部要發(fā)揚首創(chuàng)精神,不斷激發(fā)創(chuàng)新潛能,使謀劃創(chuàng)新、推動創(chuàng)新、落實創(chuàng)新成為自覺行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奉獻者。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有了這顆心,就會“痛并快樂著”,再怎么艱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會患得患失。這才是符合黨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獻。奉獻沒有休止符,任何時候都需要奉獻。新時代青年干部只有堅持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唱響“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的青春之歌,用青春和汗水創(chuàng)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跡。
我們青年黨員要把新時代女性楷模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作為榜樣,學習她的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作為一名黨員,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一線的人民教師,立足本職,以澆灌祖國的花朵為己任,傾心奉獻,在孩子們的求學路上鋪好每一塊磚。用愛心滋潤孩子們的心田,用耐心去指引孩子們從迷茫無知走向探究真理的道路,用恒心去塑造孩子們堅強剛毅的性格,在面對挫折與困難時勇往直前。做孩子們的領路人,在教育事業(yè)上奉獻一己之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