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家河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一個縮影“,如果說《平凡的世界》讓我了解到了黃土地農(nóng)村人民的艱苦,那么《梁家河》讓我深刻體會到改革開放以來,梁家河這一個位于陜北貧瘠的黃土地上,從一個年年饑荒、貧苦和封閉的小村莊發(fā)展到衣食無憂,醫(yī)、教、住、行全面發(fā)展的美麗鄉(xiāng)村的巨大變化。
通過學習《梁家河》,了解習近平主席的成長歷程,還有文中隨娃、鐵鎖、能人、黑子等一個個鮮活的現(xiàn)實人物形象描述,讓我感觸頗深:
淤地壩的建設故事,讓我堅信世上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只看人們想不想做,作為一名黨員,更要在學習和工作中發(fā)揚艱苦奮斗、不畏艱險的精神,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沼氣專業(yè)戶的實例,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科技創(chuàng)新的力量,在實際的工作中要不斷的學習新知識,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工作效率和競爭力;
團結觀的故事,告訴我們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要注意團結,在基層工作中做好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的同時,也要團結周圍的同事共同進步,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每一位黨員要在黨的領導下,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新時代的“中國夢”而奮斗。
2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習近平”。
梁家河有初心的大學問。“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很有必要。”習近平的七年知青生活,無疑是滿分答卷。他從15歲到22歲,在梁家河這所學校里,深刻體驗了中國的農(nóng)民、農(nóng)村和農(nóng)業(yè),觸摸了一個真實的鄉(xiāng)土中國,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完成脫胎換骨的成長,熔鑄和銘刻了為民造福的初心,升起了復興民族的夢想,形成了他現(xiàn)在治國理政的很多基本觀念和基本觀點。他四次回信、兩次回到梁家河看望鄉(xiāng)親,心中牽掛千萬個“梁家河”,發(fā)動并指揮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決不讓一個老鄉(xiāng)在小康路上掉隊。如同圣地延安,處處舊址都承載著延安精神一樣,梁家河是總書記的根和魂,見證了他的初心和赤子情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孕育地、實踐地,是走進十九大精神寶庫的一把“鑰匙”。
梁家河有聯(lián)系群眾的大學問。習近平融入群眾,進行農(nóng)民化實踐,干活不撒奸,成為壯勞力和種地的好把式,繼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給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家風,尊重人、幫助人、團結人,把根立在群眾中。他發(fā)動群眾,開會寓教于樂,推動工作寫快板、樹典型,道理講到人心窩上。他組織群眾,問題導向辦實事,帶領群眾打壩造田、建沼氣、挖甜水井,搶先干苦活、累活、險活;吃透政策勇創(chuàng)新,辦鐵業(yè)社、代銷店、縫紉社和磨房,大公無私,把縣上給他的獎品為集體換來鋼磨和手扶拖拉機。他教育群眾,辦掃盲班,拉話也成課堂,用一言一行影響人,“一碗水端平”“要想辦法巧干,避免苦干”“當干部身上要留住泥土味”……很多理念成為當年“小伙伴”一生踐行的信條。他“像愛自己父母一樣愛老百姓,為老百姓謀利益,帶著老百姓奔好日子”,老百姓也把他當親人。
梁家河有韌勁的大學問。習近平讀書,艱苦生活和繁重而持久的體力勞動擋不住,在油燈下、山峁上、田地間,“一物不知,深以為恥”,在書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營養(yǎng)。他認準的事,不畏艱難,一定要做成,從八次申請入團,到十次申請入黨;從十請隨娃當生產(chǎn)隊長,到趙家河神車溝治理;從梁家河溝口打水墜壩,到建成陜西第一口沼氣池;從兩次報考清華大學,到成為最后一個離開梁家河的知青,處處見韌勁。這韌勁是追求真理的執(zhí)著,為民造福的情懷,為人民擔當?shù)淖鳛椤_@韌勁帶來這變化:“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jīng)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這韌勁是勵志成長的活教材,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對標點。
梁家河的大學問蘊含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位卑未敢忘憂國”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理念,繼承了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時代呼喚新作為。踐行“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需要我們學懂弄通做實梁家河大學問,不忘初心,密切聯(lián)系群眾,善于將黨的理論、方針、政策這個“普通話”,轉(zhuǎn)化為貫徹落實的“土話”,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攻堅克難,堅韌不拔,為建設西北生態(tài)經(jīng)濟強市、整體脫貧與同步夠格小康的幸福漢陰貢獻力量。
學習了《梁家河》,我深受啟發(fā),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總書記的七年知青生活經(jīng)歷在他一生當中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一個普通黨員,我從總書記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無論是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還是為人處世的方法,不管是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還是勤儉樸實的作風,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學習。
3
梁家河位于屬于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位于文安驛鎮(zhèn)東南方向5公里處,梁家河小地方藏著大學問,習近平總書記7年的梁家河歲月與經(jīng)歷,讓習近平總書記“看到了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
在陜北插隊的七年,給習近平留下的東西幾乎帶有一種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覺,在后來每有一種挑戰(zhàn),一種考驗,或者要去做一個新的工作的時候,習近平主席說腦海里翻騰的都是陜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下雨刮風習近平主席是在窯洞里跟鄉(xiāng)親們鍘草,晚上跟著看牲口,然后跟他們?nèi)シ叛颍裁椿疃几?,那時候扛200斤麥子,十里山路不換肩的。從最基層的的生活來錘煉自己的意志,服務老百姓,鑄就了不忘初心的為民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剛到梁家河的時候,老百姓把他當做尊貴的客人,為他提供住處,用陜北人最質(zhì)樸的胸懷接納他,幫助他。正是在這里,習近平總書記扎根人民、團結群眾的初心開始萌發(fā),身體力行地帶領群眾做實事,做好事,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為民務實的初心和使命。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對廣大青年提出的殷切希冀,更是源于自己年輕在農(nóng)村插隊時所引發(fā)對青春的深沉哲思。從十五六歲剛來黃土地時的迷惘、彷徨,到22歲離開梁家河時的堅定自信,七年艱苦的上山下鄉(xiāng)生活見證著習近平主席意志的磨練和信念的樹立,在那里,他和老百姓們一起艱苦奮斗,踏出了為人民做實事的遠行。
讀書學習是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生活態(tài)度,更是一種政治要求、一種精神追求,只有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及時更新知識儲備,不斷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在軍營里取得長足進步,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抱負,習近平主席讀書,可謂“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近平在梁家河從來沒有放棄讀書和思考”“他碰到喜歡看的書,就要把書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細研究透徹”“上山放羊,揣著書,把羊拴到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在“上山下鄉(xiāng)”那個年代,整個社會文化生活匱乏,黃土高原閉塞而荒涼,青年習近平卻“癡迷”讀書,“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習近平主席后來回憶道:“我并不覺得農(nóng)村7年時光被荒廢了,很多知識的基礎是那時候打下來的。”這種勤奮好學精神,貫徹習近平主席的人生軌跡。從梁家河的窯洞到清華大學的課堂,從基層工作到治國理政,習近平主席始終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奮斗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求學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人生追求。培養(yǎng)的是勤奮好學的求知精,來更好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
學習了梁家河的,作為共產(chǎn)黨員的自己,在工作中也要將“有初心、有信仰、有擔當”的精神滲透到工作與單位中。有利他信仰、服務于他人,了解一線員工、走基層的線路。緊密聯(lián)系人民群眾,來自與人民,服務于人民。
4
近日,普天設計黨支部掀起了學習紀實文學《梁家河》精神的熱潮。該書敘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經(jīng)歷,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蘊含著習近平總書記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摯為民的情懷、務實擔當?shù)钠犯?、勇于?chuàng)新的銳氣和帶頭實干的作風,就像涓涓細流滋潤著我們的心田。通過學習,我從總書記在梁家河的成長歷程中汲取養(yǎng)分,尋找力量源泉。作為黨務工作者,通過書中平實敘述中洞察瞬變時代,從微小故事中參悟道理,從真誠情懷中感受博大擔當,從奮斗征程中汲取寶貴智慧,進一步提振干事創(chuàng)業(yè)、擔當履職的信心,更加堅定腳踏實地、奉獻企業(yè)的決心,切實履行好新時代黨務工作者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
在書中,我感受到的最深觸動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該書第一部分“樹高千尺忘不了根”,記錄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回梁家河的生動場景及40多年來對梁家河鄉(xiāng)親們的綿綿深情和關心牽掛。
第二部分以“窯洞里長滿了故事”,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導村民打壩修田、修沼氣池、建鐵業(yè)社、掃盲班等發(fā)展生產(chǎn)的為民情懷及刻苦學習、不忘修身的勵志故事,讓大家深刻認識到青年習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在磨礪中脫胎換骨,在實干中樹立“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堅定理想信念。
第三部分以 “一聲聲喊我小名”,講述了當年與習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們獲得了哪些人生大學問,進而提升了他們的人生境界,影響了他們的人生道路。如今,習近平的這些“小伙伴”都已兒孫繞膝,但他們始終記得習近平插隊時說過的“做行動上的巨人”、“一碗水端平”、“人來到世上,就是要為人類辦好事”、“要想辦法巧干、避免苦干”。
第四部分以“我們走在陽光路上”,講述了梁家河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鄉(xiāng)親們的幸福生活,為我們展現(xiàn)了梁家河人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今天的梁家河村民住上了大房子,用上了互聯(lián)網(wǎng),種植高端水果,發(fā)展觀光農(nóng)業(yè),成立了公司,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同時村上實施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營造宜居環(huán)境,引導村民樹家風、正民風,打造文明村莊,成為名副其實的“最美鄉(xiāng)村”。
我何其有幸成長在一個物質(zhì)充沛的和平年代,只有銘記過去,?;仡櫹容厒冏哌^的路,才能感悟到一切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艱苦的歲月,磨礪了偉人的意志;偉大的時代,孕育著偉大的思想?!读杭液印芬粫?,啟發(fā)了我的人生,堅定了我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道路前進的信心和決心。
5
懷著崇敬與好奇的心理,我研讀了《梁家河》這本書,感觸頗深,對習近平總書記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書中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歷程,展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崇高的理想追求、寶貴的政治品質(zhì)、深切的為民情懷、強烈的進取精神、優(yōu)良的品德作風和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的成長歷程。
習近平總書記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崢嶸青春,具有無比強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跨越歷史時空共振共鳴,震撼心靈洗禮精神,像磁鐵般深深吸引著我們,照亮著我們把激昂夢融入偉大中國夢的新時代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里,與當?shù)馗咐相l(xiāng)親打成一片、融為一體,真正了解到了人民疾苦,建立了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身體力行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牢記心中、落在實處,善于接觸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發(fā)動群眾,做到傾聽民聲、廣聚民智、匯集民力,扎扎實實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xiàn)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為實現(xiàn)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向往而不懈努力。
七年的艱苦歲月,習近平總書記堅守梁家河,始終堅持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從來沒有對黨產(chǎn)生過懷疑和動搖。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擔當意識、奮斗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榜樣,更加自覺地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牢固樹立"四個意識",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堅守本色,更加自覺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和堅強捍衛(wèi)者,在梁家河的幾年當中習近平總書記義無反顧地投入到艱苦勞動中,與群眾一起苦干實干,克服了重重困難,戰(zhàn)勝了種種考驗。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將繼續(x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發(fā)揚"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艱苦奮斗精神,不斷磨煉意志,提升能力,不斷加強各類知識的學習,形成拼搏奉獻、團結合作的良好氛圍,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