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總結網 > 學習總結 > 學習心得體會 > 赴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范文2020

赴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范文2020

| cwl2

赴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范文2020

“傳承紅旗渠精神,增強黨性修養(yǎng)”的辦學宗旨,“為民、務實、清廉”的院訓使我記憶猶新,短短三天的紅旗渠學習之行已結束,所到之處,深感震撼。一次次催人淚下的現場教學,讓我真實體會到“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紅旗渠精神的真諦。通過看、聽、思、悟,追尋楊貴老書記行為背后的動機和價值追求,這是對我們黨性的再教育,心靈的再洗禮,就像一劑良藥,喚醒沉靜在內心深處的原動力,促使大家從靈魂深處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倍加堅定對黨的事業(yè)忠誠,倍加堅持理想信念。在紅旗渠我們既接受教育,又體驗先進的辦學理念,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拓展教學視野,為改變志丹對外干部教育培訓有了底氣,增加了信心。

去年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志丹有許多紅色資源,又有“群眾領袖、人民英雄”劉志丹將軍的金字招牌,如何將志丹紅色教育做大做強,做成志丹支柱產業(yè),做成全國紅色教育的主陣地、大品牌。通過兩年來赴江西井岡山干部學院、浙江鹽城市委黨校、云南保山楊善洲干部學院、富平習仲勛紀念館、延安市委黨校的學習,我對志丹紅色教育培訓有如下思考和認識:

一、紅旗渠干部學院辦學情況

紅旗渠干部學院位于“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故鄉(xiāng)——河南省林州市,是一所集學習交流、教育培訓、能力培養(yǎng)、實踐鍛煉為一體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學院。學院建成于2020年8月,占地面積170畝,建筑總面積5.5萬余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0人學習培訓。 紅旗渠干部學院秉承“傳承紅旗渠精神,增強黨性修養(yǎng)”的辦學宗旨,依托特有的紅旗渠和紅旗渠精神,突出體驗式教學特色。學院已被中央國家機關、國家行政學院、中組部全國組織干部學院、國防大學等30余家單位確定為愛國主義、現場教學、黨風廉政教育基地等,形成了以紅旗渠精神教育為主題的品牌效應。

學院圍繞林州特有的紅旗渠精神資源、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自然人文資源,按照突出“特色性、時代性、參與性”要求,精心打造了7大類30多個實踐教學課程:一是觀看《紅旗渠》紀錄片和《紅旗渠》話劇、開展“訪談教學”、激情教學等精神傳承實踐課程;二是抬“太行石”、打“開山錘”、推“民工車”、走“水長城”、吃“民工飯”、看“經典工程”、與紅旗渠勞模互動等艱苦創(chuàng)業(yè)實踐課程;三是重走“扁擔路”、瞻仰“扁擔精神”陳列館等為民服務實踐課程;四是考察林州重機、鳳寶公司、觀摩開發(fā)區(qū)展廳等發(fā)展歷程實踐課程;五是調研大垴黨支部、石大溝黨支部、白泉黨支部等當代紅旗渠精神實踐課程;六是走桃花谷、觀太行天路、攀王相巖、登天平山等生態(tài)考察實踐課程;七是考察129師舊址、西柏坡、殷墟、中國文字博物館等延伸考察實踐課程。

二、志丹開展紅色干部教育機遇和優(yōu)勢

一是在延安精神教育大背景下,延安市內紅色教育呈超負荷運行態(tài)勢,迫切需要向縣區(qū)延伸。

二是志丹縣紅色資源豐富,適合開展黨性教育培訓。1936年7月中華蘇維埃中央人民政府奠都志丹,黨中央、毛主席在這里和平解決了“西安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領導了紅一方面軍西征,實現了紅軍三大主力在西北大會師,宣告了為期兩年的萬里長征勝利結束,因此被譽為中國革命的“紅都”??h內的保安革命舊址、抗日紅軍大學舊址、劉志丹烈士陵園是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省委黨校、延安市委黨校、延安干部培訓學院等學校的現場教學點,特別是劉志丹烈士陵園被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省黨性教育示范基地。志丹縣擁有這些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優(yōu)勢,是黨員干部傳承和弘揚劉志丹革命精神和延安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絕佳去處。

三是志丹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資源豐富,有助于學員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志丹縣歷史文化豐富,迄今已發(fā)現的古人類化石顯示志丹縣在5.2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境內現存的歷史文化遺址有保安革命舊址、抗日紅軍大學舊址、中央黨校舊址、劉志丹烈士陵園、永寧山舊址、九吾山森林公園、秦直道遺址等多處歷史文化遺跡,是學員追尋紅色記憶、體驗陜北人文、感知黃土文化的理想之地;同時志丹縣境內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為志丹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支柱和保障,了解志丹文化歷史、認識志丹的發(fā)展,有助于激發(fā)學員的愛國熱情。

四是志丹縣地理位置優(yōu)越,城市功能齊全,可以滿足辦學條件。志丹縣位于延安西北部70公里處,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據周邊的延安革命紀念館、王家坪、楊家?guī)X、棗園、抗大、西北局舊址、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吳起長征落腳地紀念館、梁家河、壺口瀑布、南梁革命紀念館等教學點都在一小時交通圈內;近年來,志丹縣大力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推動社會發(fā)展,經濟發(fā)展連續(xù)多年走在全省前列,先后榮獲了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wèi)生縣城,2020年建成了全國文明城市,齊全的城市設施建設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為開展干部教育培訓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綜合來看,我縣是延安對外干部培訓首選承接地和延伸地。

三、對做好紅色干部教育的幾點思考

紅旗渠精神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劉志丹精神一脈相承,中國革命從井岡山發(fā)起到延安走向全面勝利,黨中央在延安13年,一度成為全國核心,世界的焦點,有數不盡的歷史事件,發(fā)生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要積極發(fā)掘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并提煉好、推廣好,用紅色基因激勵廣大黨員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奮斗。

一是要注重紅色資源的開發(fā)。要精心組織,有規(guī)劃開發(fā)志丹紅色資源,注重紅色史料挖掘、紅色書籍編寫、紅色教育基地建設,作為紅色教育培訓的基礎。

二是注重與聯(lián)動產業(yè)的融合。紅色文化教育培訓要融入紅色文化大產業(yè)中,豐富教育培訓形式,延長教育培訓產業(yè)鏈,與旅游產業(yè)、綠色產業(yè)相結合,開發(fā)“吃、住、行、娛、游、購”一站式體驗項目。

三是要注重課程開發(fā)。打造一批經得起歷史檢驗,唱得響、叫得亮的紅色品牌課程,給予人力、財力的支持,大力宣傳推廣。

四是要做好頂層設計。要加強紅色教育培訓產業(yè)發(fā)展的宏觀指導,確定發(fā)展目標、方向及原則,以保證其可持續(xù)發(fā)展。要加強對市面上的培訓機構的指導和管理,規(guī)范的市場規(guī)則,建立評估體系。

五是要搶抓歷史機遇。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已成為全黨的首要政治任務,是今后一個時期干部教育工作的主基調,建立志丹干部學院正當其時,辦好志丹干部學院刻不容緩。

四、全力推進志丹干部學院建設

一是牢牢把握辦學宗旨。按照“傳承紅色基因、強化黨性教育,牢記使命初心、堅定理想信念”的辦學目的,辦好志丹干部學院,成為延安紅色教育的承接地和延伸地。

二是創(chuàng)新辦學理念。按照“立足志丹、依托延安、輻射周邊、面向全國”思路,大力宣傳和弘揚劉志丹革命精神,提高干部素質,堅定理想信念,不斷豐富為民情懷的精神家園,使學員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圣地延安、紅都志丹,領會劉志丹革命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開辟一種集授課、體驗、實踐為一體的理想信念培訓模式,建設一所體現志丹特色,充滿時代氣息的干部學院,力爭打造成全國一流的理想信念及黨性教育培訓基地。

三是打造精品課程。在課程設置上,緊緊圍繞黨性修養(yǎng)這一主題,結合志丹三大“紅色基地”,依托延安紅色培訓主陣地、主渠道、主平臺,開發(fā)為期5、6、7天三類培訓課程。推出追憶先輩、繼承遺志系列專題片,與紅色后代們一起憶先輩光榮歷史,見真事、約真人、動真情。在授課方式,運用新媒體、智能化、互聯(lián)網等手段,豐富教學效果。

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模式,提高辦學水平,切實培育一批志丹紅色教育的講述者、管理者、組織者、執(zhí)行者。教學管理上,細化教學的組織和服務,做到規(guī)范化、人性化、精細化,使人有種回家感。

五是不斷挖掘紅色內涵。加強對劉志丹革命精神的研究,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論研究成果,揭示劉志丹革命精神的時代價值,釋放凝聚力和感召力。

2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