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學習體會

| cwl2

這次全國教育大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這個大背景下召開的,的確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又一個新的里程碑??倳浀闹v話既系統(tǒng)總結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成就和經驗,也深刻分析了教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對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全面部署,標志著黨對教育規(guī)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想談兩點淺見:

一、要充分理解習近平高等教育觀點的靈魂。

習近平總書記高等教育觀點涵蓋很多個點,但究其根本是中國辦高等教育要堅持中國邏輯。中國人民大學周光禮教授認為,總書記有建設教育強國是民族復興基礎工程的戰(zhàn)略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宗旨觀、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道路觀、深化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動力觀、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的目的觀、“強國一代”的學生觀、“四有好老師”的教師觀、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教育事業(yè)全面領導的堅強保障觀等等,值得我們深入解讀,而遍尋其中的靈魂還是堅持中國邏輯,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這就要求在借鑒西方先進經驗的同時,必須立足中國國情、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堅持黨的領導、重視高等教育的紅色基因等。總書記說,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等學府,這句話充分體現(xiàn)了辦高等教育的道路自信,也對中國高校辦學思路與價值取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借鑒而不照搬、領跑而不追隨。

對于廣州大學來說,提出立足廣東大地、立足于廣州辦教育的理念,同樣是基于實際情況做出的。因為世界上也只有一個廣州大學,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辦學自信,這就需要我們主動服務、深度融入,根據(jù)國家和廣州經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創(chuàng)辦有品質的大學教育。這種自信一方面來源于學校有與國家教育方針高度吻合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既充分體現(xiàn)了如何促進個體全面發(fā)展,強調視野開闊、愛體育、懂藝術、能力發(fā)展性強的目標;又從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角度,提出德才兼?zhèn)?、家國情懷的要求,明確提出了個體對社會、家、國要承擔的責任。圍繞這個指導方針,任何束縛學校發(fā)展的具體問題都應相應改革和調整,包括教育理念、考核評價、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等,理順關系就能進一步釋放活力。另一方面可體現(xiàn)在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yè)生的調查反饋中。用人單位評價我校畢業(yè)生上手快、適應能力強、頭腦靈活、思路開闊、后勁足等是較為集中的印象,體現(xiàn)了作為廣州大學學生的鮮明特色。

二、要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抓好。教師承載著一系列的重任,尤其是其言行對學生深遠的影響,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方面作用極大。遇上好老師的確是幸運的。記得自己剛上大學時,班主任是從北師大畢業(yè)的研究生,常常中午從飯?zhí)么蝻垇淼綄W生宿舍邊吃邊聊,吃完了,話題也聊完了,不影響彼此午休,大量的信息就在彼此溝通交流中獲取。這些深入學生一線的做法深深影響著我,在長期從事學生工作期間一直沿用。

我常琢磨“師者,何以為師”幾個字的含義,這兩天從學院教育教學思想討論中的師生心得體會中有了啟發(fā)。在此摘錄幾段真情實感,相信也是代表了學校一批有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老師所想所做:

1、過去的十六年,每當要走上三尺講壇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緊張不已,甚至有時頭天晚上要吃安定才能睡著。我常問自己:都十幾年教齡了,緊張什么呢?有什么可害怕呢?我害怕自身德行修養(yǎng)不配“老師”這個光榮稱號;我害怕自己知識貧乏誤人子弟;我害怕狹窄的視野無法讓學生看到更遠的未來;我害怕不當批評影響年輕人快樂向上的憧憬;我害怕指導不到位無法讓學生在競賽中獲得優(yōu)異成績……這些“害怕”讓我常自問有沒有“站穩(wěn)講臺”,有沒有辜負“老師”稱號。雖然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老師”,但還是非?;炭趾蛻M愧,覺得所思所為離“好老師”還差得很遠。

2、作為專業(yè)教師,職責絕不只是幾節(jié)課程。除了提供優(yōu)質課堂教育之外,還應努力掌握學生特點,善于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最大限度挖掘潛力,與學生成為朋友,以個人閱歷、涵養(yǎng)、學識及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教化感染學生。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向上的進取精神,豐富的人文素養(yǎng)和較高的審美情趣等,引導其找到適合發(fā)展的方向與道路。

3、我有時會在課間就社會熱點、學校生活或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問題,比如適應大學生活、人身財物安全、畢業(yè)就業(yè)等方面提醒學生,也會就個人經驗給學生人生指引。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每一次參加班級活動或班會,我都會結合主題和學生情況專門準備,把每一次班團會,變成跟學生分享經驗的機會。

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呢?師生之間關系該如何呢?下面的體會給出了回答:

1、“在大學,嚴格的老師依然可以受歡迎”

記得第一節(jié)會展英語課,老師說“我會給足你們壓力”,她要求課前要充分預習,從每個單詞的解釋和發(fā)音,到每句課文翻譯都要了解,課堂隨機提問總讓人“驚心動魄”。然而,正是因為嚴格,我們發(fā)現(xiàn)慢慢習慣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期末拿出筆記發(fā)現(xiàn)自己對學過的依舊熟悉。不過,嚴格不會是她的主色調,我們愛聽她講述豐富多彩的生活點滴和廣博的人生見聞,張弛有度的嚴格依然可以大受學生歡迎!

2、“奏響師生交響曲”

老師像樂隊指揮官,學生像演奏者,師生配合決定了交響曲的演出效果,而為演出提供堅強后盾的便是我們的廣州大學。建設高水平大學,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fā)力,形成最大合力才能奏出最動聽、和諧的交響曲。

何以為師呢?簡而言之,示以美好,授以希望!學生是需要我們的,通過“教”和“育”,能讓學生獲取知識和能力,能讓他們內心釋然、露出笑容,使我們感受做老師的幸福。

33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