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說:“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從時間起步。”唯有博覽群書、勤學不輟、不斷從書籍中汲取營養(yǎng),才能學有所成。
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活情懷與思想境界,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是不敢相比較的。通過《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習近平總書記在當時的知青里“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在農(nóng)村待的時間最長”,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人民懷抱,哺育成長,這三個“最”也奠定了他成為人民心中“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jīng)驗”的領(lǐng)袖。習近平總書記追尋真理、腳踏大地、植根人民的成長歷程是在黃土高坡上一步一個腳印留下的鑒證。“干得好,能成就一番大事業(yè),干得不好,也是為群眾做點事情,不遺憾。”文中這樣的描述更顯真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最艱難的日子里,沒有放棄讀書的習慣。“上山放羊,揣著書,把羊拴到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習近平總書記后來回憶道:“我并不覺得農(nóng)村7年時光被荒廢了,很多知識的基礎(chǔ)是那時候打下來的。”這種勤奮好學精神,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人生軌跡。從梁家河的窯洞到清華大學的課堂,從基層工作到治國理政,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
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干,練就本領(lǐng),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的提升是最寶貴的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他的親身經(jīng)歷感染、鼓勵和教育青年,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不忘初心,做好每一件小事,走好每一步,從一點一滴做起,到基層去鍛煉,多學習,多干實事,是對自己最大的勉勵。
邂逅《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用心感受領(lǐng)袖的苦樂青春,真切領(lǐng)悟了:什么是忠誠?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下謀劃人生、書寫青春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