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心得體會【紀委監(jiān)委】
為進一步了解黨和國家精準扶貧政策,我通過XX區(qū)紀委監(jiān)委的“一日一學”專欄,學習了《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通過學習,我認為,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干部,我們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要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難,帶領廣大貧困群眾,改變觀念,勇于面對困難,努力實現黨和國家“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偉大目標。
我聯(lián)系的貧困戶是XX鎮(zhèn)XX社區(qū)的4戶群眾,這4戶群眾中,有無田地的,有孤寡老人的,有無房戶的,也有無文化的殘疾人,面對艱巨的脫貧任務,我曾心存疑慮,但經過將兩年來的扶貧工作,我感到很欣慰,我的努力初見成效。
從嚴要求自己,切實真抓實干
在掛村扶貧工作中,我鼓勵貧困戶樹立脫貧信心,努力擺脫貧困帽子。首先,我了解貧困戶“人脈”,做通親戚的幫扶思想工作,使東江社區(qū)拉須二組的一家貧困戶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建成了心儀的樓房,告別了刮風下雨擔心受怕的日子。我給貧困戶添置電視機,讓他們了解外面世界,了解國家扶貧政策,也讓他們深切地感受到黨和國家給予的溫暖!參與扶貧工作的這幾年,感觸很深、感悟很多。作為扶貧干部,我們不能以那種俯視群眾的姿態(tài)去工作,不能置身事外,要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這樣才不會引起群眾的反感,我們的扶貧工作也會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持。
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
我們在扶貧工作中,要清楚地了解每戶貧困戶的家庭困難所在、收入支出情況,分析每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針對每戶貧困戶,我們扶貧干部要設身處地為他們制定“脫貧方案”,時刻站在貧困戶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再以幫扶干部的身份來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記得剛動員貧困戶蘭尚谷建房的時候,他給我唯一的答復是“沒錢,沒能力”。看到他只有半邊屋子的住房,我也一度失去信心,但經過多方了解,我打通了他女婿的電話,鼓勵他貸款融資,支持他岳父建房,并把他岳父的銀行卡交到他手上,讓他親自保管支配即將到賬的“小額貸款紅利”,經過半年的努力,我掛點貧困戶終于建成穩(wěn)固的鋼筋混泥土樓房,解決了多年來長住危房的日子。在扶貧工作中,凝聚各方力量非常重要,有了親人的支持,扶貧通道也就順暢了。
扶貧先扶志,觀念立新功
以前貧困戶中很多都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甚至有人認為“國家的不拿白不拿”,不愿脫貧、不想脫貧、以窮為榮,嚴重制約了我們的脫貧工作。為此,我調整了工作重點,把開展“扶志”工作作為重點,加大宣傳教育。通過與貧困戶親戚溝通、與貧困戶談心聊天等,在潛移默化中把“要我脫貧”轉變成“我要脫貧”,解決貧困戶中“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我選擇自力更生的貧困戶當作脫貧榜樣,用身邊的先進典型激勵引導貧困戶轉變“等靠要”思想,樹立自強自立脫貧致富的信心。經過宣傳教育,一直不愿意出門打工的貧困戶,自覺到附近村屯果園鋤草施肥打工,增加其家庭收入,我的四家貧困戶在2020年底全部實現了脫貧。
在我們貧困地區(qū)的農村,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基層干部肩負的重任,我們要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地帶領他們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