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guī)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guī)律,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園林植物栽培實訓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園林植物栽培是園林技術、園林工程技術、園林綠化及其他園林相關專業(yè)課程結構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必修課及主干課程,是培養(yǎng)合格的園林專業(yè)高級專門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課程之一。園林植物栽培可以分為種苗生產和栽培兩大塊內容,主要研究園林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環(huán)境因子與園林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關系、種子生產、播種育苗、營養(yǎng)繁殖、大苗培育及出圃、園林植物的調查規(guī)劃與選擇、園林植物栽植、園林植物的養(yǎng)護管理、整形修剪等內容,同時還要完成相應的實習項目。目前,在我國高職院校的園林植物栽培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園林植物栽培的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其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對策。
高等職業(y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偏重于職業(yè)技術教育,課程的內容也主要是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yè)、行業(yè)或某類職業(yè)、行業(yè)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完成這一級學業(yè)的學生一般具備進入勞務市場所需的能力和資格。
高等職業(yè)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能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級技能型人才。學校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如職業(yè)道德、職業(yè)素養(yǎng)、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其專業(yè)的職業(yè)技能水平更是考核高職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學生專業(yè)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主要取決于實踐教學,由于各種條件的制約,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從而影響到整個課程的教學質量。
1.教學方式陳舊,缺少完善的教學體系和良好的教學模式。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園林植物栽培學教學內容上與園林本科專業(yè)中園林植物栽培教學內容區(qū)分不大,教學手段上以理論知識的學習加實踐教學為主。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以填鴨式為主,內容與本科院校差不多,難度較大,使得學生難以吸收掌握。而實踐上,由于理論部分沒有完全理解、掌握到位,實踐效果也不好。有時雖然實踐任務是按時完成了,但學生完成任務后對整個實踐過程卻說不清楚,對于“為什么要這么做”不知道,導致學過就忘,出去工作后還是不會操作。由于教學方式陳舊,使得高職畢業(yè)生遠遠不能達到市場對于專業(yè)技術性人才的需求。同時,高職院校的園林植物栽培教學過程中還缺乏良好的教學模式、完善的教學體系,也很少有教師在這一問題上做出深入的研究。
2.學生學習缺少積極主動性和責任意識。目前,高職院校園林植物栽培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占到一半或一半以上,而理論知識本身就比較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將來的工作有必然的聯系,只是被動的學習、被動的吸收知識,學生廣泛缺乏學習積極主動性和責任意識。實踐教學中,由于每項任務分配到各個小組,而每小組人數較多,就會出現有些學生偷懶、不動手,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3.校內實訓場所有限,影響實踐教學效果。學校里雖然有苗圃地可以供實踐教學使用,但面積很小,而且每年、每學期都有很多班級在上園林植物栽培課程,加上學校本身也有一定的規(guī)劃,很多地不能使用。同時,由于學校實訓場地上沒有園林工程項目,比如有的實踐課上要移植大苗、大樹,要么是沒有大樹可以移,要么是沒有場地可以栽,就出現了大苗、大樹挖完后原地栽種的現象,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由于實訓場地的不足,影響了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4.校企合作存在困難,實訓教學的質量難以保證。園林企業(yè)是園林產業(yè)的主體,所以園林專業(yè)所培養(yǎng)的人才應符合企業(yè)的要求,要注意把用人單位的需求轉化為園林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并在課程設計中體現出來。這一點在高職院校中也是非常薄弱的,除了最后一學期到相關園林綠化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外,其他時間很少有接觸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實戰(zhàn)演練機會。在校企合作進行實踐鍛煉過程中,由于企業(yè)之間的競爭壓力和出于對成本的考慮,就連最后的頂崗實習也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企業(yè)中,還有部分學生找不到對應的崗位實習,即使是參加了頂崗實習的學生,由于企業(yè)不能配備專門的人員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指導,學生也就很難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而且學生所參加的實習崗位基本上也是企業(yè)中最基礎的,經常有學生回來反映自己在企業(yè)中只做些雜活、接觸不到工程項目,這就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因此也就難以達到實習的目的,實訓教學的質量也就難以保證。
5.師資力量不足,實踐教學的組織和實施缺乏科學性指導。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師群體缺乏實踐能力,尤其是年輕教師,大多都是直接從學校畢業(yè)后到學校工作的,雖然理論知識較強,但自身的專業(yè)實踐技能不足,在實踐教學的組織和實施上缺乏科學性指導。園林植物栽培課程方面的教師情況也是一樣,許多操作技能如果沒有實踐經驗是很難組織實施的。為了彌補這一問題,有的學校則聘請園林企業(yè)人員來擔任實踐指導老師,這種方法有利也有弊,經常會有外聘企業(yè)人員由于其自身的工作原因而耽擱正常的教學活動。
1.調整高職院校園林植物栽培的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在園林植物栽培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在課程教授的深度、廣度和難度上的把握。高職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其學生的學習能力、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一般低于相應專業(yè)的本科學生,而且高職院校的學習時間只有三年,因此園林植物栽培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在本科園林專業(yè)的基礎上進行濃縮和提煉,并淺析化,以便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在園林植物栽培的教學手段上,可以采用實用性較強的多媒體和網絡等教學形式來快速傳遞理論知識,并做到圖文并茂,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實踐技能操作還可以通過動畫虛擬實訓來完成,能有效的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觀看一些相關的影碟、視頻,以豐富教學手段,也可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自己拍攝一些視頻用來授課或指導學生實踐。
2.完善校內實訓條件。為了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要積極完善校內實訓條件,擴大實訓場地,滿足教學需要,同時還可以把整個校園綠地作為實訓場所,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綠化實踐中。實訓場地滿足后還可以豐富實習實訓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主動性,以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中來,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牢牢掌握。
3.加強實戰(zhàn)演練,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校企合作、增強實戰(zhàn)演練是提高園林植物栽培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除了最后一學期的頂崗實習外,在其他學期專業(y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也要利用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參與園林綠化實戰(zhàn)演練。而且通過與企業(yè)的合作還可以解決教師實踐經驗缺乏的問題。另外,在安排學生頂崗實習之前,指導教師要先確定實訓的任務和目的、頂崗實習的考核方式、頂崗實習的預期結果等,并在實習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保證頂崗實習的實踐教學效果。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要提高高職院校園林植物栽培課程的教學質量還必須得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許多高職院校在引進人才時越來越注重學歷、學位、職稱,同時還應更注重其實踐工作經驗。對于年輕教師應放寬政策,鼓勵他們到企業(yè)、基地掛職鍛煉,讓他們參與到實際園林工程中,從而提高年輕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出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對于外聘教師也更應注重其實踐操作能力、工作經驗、教學組織管理能力及教學態(tài)度,而不能只看其職稱或職務情況。學校還應完善相關的聘用、管理等制度,同時,還可以定期邀請一些企業(yè)負責人、高校教師、校友等舉辦講座,加強對學校年輕教師的培訓。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及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fā)展,園林綠化市場的需求進一步擴大,園林行業(yè)前景十分廣闊,但面對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專業(yè)性園林技術人才卻十分稀缺,高職園林專業(yè)的學生就業(yè)市場廣闊。園林植物栽培是高職園林及相關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專業(yè)課程,對園林綠化工程的實施具有重要指導作用,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歸納、,提高教學質量,在立足行業(yè)企業(yè)用人要求和發(fā)展需要的基礎上、努力在有限的條件下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條件,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良好職業(yè)道德,能熟練運用園林植物栽培養(yǎng)護、規(guī)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等技術,會進行園林植物栽培、園林規(guī)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等的園林應用型人才。
中等職業(yè)學校精品課程是指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和課程設計理念,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普遍規(guī)律,具有鮮明職業(yè)教育特色,能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和手段,教學效果顯著并具有輻射推廣作用,對學生就業(yè)與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有重要價值的示范性優(yōu)秀課程。加強中等職業(yè)教育精品課程建設,是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途徑,是加大學校專業(yè)內涵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推進中等職業(yè)教育科學發(fā)展的重要抓手。
我?!皥@林植物栽培養(yǎng)護”課程于20xx年7月申報自治區(qū)級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在三年的課程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以職業(yè)崗位需求為出發(fā)點,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真實工作情境為依托的課程內容體系開發(fā)建設任務。本文擬通過精品課程建設的經驗進行總結,期望能夠對中職學校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提供一些借鑒。
1.1 課程目標定位
園林植物栽培養(yǎng)護是園林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本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是立足現代中職教育和園林生產需要,為園林綠化企業(yè)及相關單位培養(yǎng)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yǎng)學生的園林植物育苗,園林植物種植設計與栽培應用能力以及栽植后的養(yǎng)護管理技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具備吃苦耐勞、實事求是、勇于創(chuàng)業(yè)和團結協作的職業(yè)索質,能夠勝在園林企業(yè)崗位的能力要求。
1.2 課程設計原則
(1)教學情境與工作任務有機結合。根據園林栽培養(yǎng)護工作流程設計典型工作任務,充分利用校內外實驗實訓條件,依托真實工作情景開展教學,融“教、學、做”于一體。
(2)課程教學與生產密切聯系。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方法重構課程,優(yōu)化課程內容結構,結合工作項目實施教學,課程教學隨園林植物生長的季節(jié)而變,與生產任務緊密結合。
(3)技能訓練與職業(yè)能力提高相結合,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實現職業(yè)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3 課程設計思路
引入了學習領域課程課程開發(fā)理念和方法,即根據園林綠化崗位的要求,按照園林植物栽培養(yǎng)護生產任務及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yè)能力分析為依據設計學習情景。本課程根據實際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提煉、組合、選取設計4個學習情境,在每個學習情境中,按照認知規(guī)律和職業(yè)成長規(guī)律,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課業(yè)),按照“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步工作法完成每一學習情境的工作任務。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達到掌握知識、訓練技能、養(yǎng)成態(tài)度的目的。
2.1 教學模式設計
按照職業(yè)崗位的任職能力要求,設計項目任務,根據典型工作任務設計教學單元與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采用行動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即以職業(yè)崗位需要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組織程教學。選取的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適用性、應用性較強的特點,理論知識在量上以“必需、夠用”為度,高度重視實訓、實習等,實踐課在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充分結合職業(yè)崗位的仿真環(huán)境和實際環(huán)境開展,形成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緊密圍繞園林植物分類識別、繁殖、栽培、養(yǎng)護應用的典型工作任務來選擇和組織設計課程內容,突出工作任務與知識的聯系,緊密聯系生產企業(yè)和生產實際,每個任務都與生產中常用和實用性很高的先進技術相關聯,使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覆蓋性。
2.2 教學情境設計
在設計學習情境時,以園林植物生產整個過程為中心,強調過程性知識,并結合生產實際,在工作過程中設置若干個學習任務,主要解決“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問題。學生通過情境學習,能結合生產實際掌握園林植物栽培養(yǎng)護生產的共性,熟悉其特性,正確解決生產實際問題
2.3 教學組織與安排
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方法重構課程;采用模擬工作任務的課業(yè)方式組織課程內容。
2.3.1 理論教學。理論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按照崗位能力目標與課程知識目標,進行內容整合,刪去了大量的與中職學校學生不相適應的知識,創(chuàng)建與職業(yè)崗位、職業(yè)能力要求、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相統一的理論教學模塊和理論教學體系。
2.3.2 實驗教學。為了使實踐教學真正體現職業(yè)真實情境,把實踐教學項目化,以園林生產過程為主線,將實踐教學和生產項目緊密結合,實訓項目的安排與園林植物生長季節(jié)相吻合,學生分組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獨立完成整個生產項目的技能操作,體現職業(yè)真實情境的綜合實訓突出了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的作用以課堂講授為主轉向以教學設計與提供實踐條件、組織、引導及評估學生參加實踐操作的學習活動為主。學生以個人及小組的形式通過自主式學習、角色式學習、協作式學習進行具體生產活動的學習、組織與實施。
3.1 通過項目教學法,融“教、學、做”一體化
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室和校內綜合實訓場,教師現場演示工作過程,講解實際生產要求及操作程序、方法,教學生“怎樣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步工作法完成每一學習情境的工作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檢查結果,還要監(jiān)督工作過程,糾正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通過教師的“講、做、導和評”,學生的“聽、看和做”,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3.2 采用現場教學方式,強化學生技能訓練
在教學實習、綜合實習、頂崗實習過程中,選定一些園林企業(yè)進行長期合作,利用校內外實訓條件,開展現場教學,強化學生技能訓練,使學生對園林生產技術過程有更多的了解和接觸。
3.3 引入多媒體軟件輔助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軟件的可視性和直觀性的特點,經常利用視頻、PPT、教學光盤等提供主要生產技術等資料來輔助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
3.4 實踐教學采取動態(tài)管理
按照試驗必備知識和技能(基本技能)—單項技能—綜合技能的三個層次,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分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能反復強化培養(yǎng),而且做到了全程跟蹤和動態(tài)培養(yǎng)。
教學模式的改革也帶來了課程評價方式的改變,按照典型工作任務及其任務制定評價目標與評價方式,評價方式也由過去的理論考試變?yōu)檫^程評價,通過過程考核實現評定和選拔功能、激勵和導向功能、診斷和反饋功能。評定學生是否達到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并選拔出佼佼者;激勵和引導學生注重專業(yè)技能、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等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診斷和反饋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優(yōu)化課程建設指明方向。因此,評分標準必須按培養(yǎng)目標制定,并能真正區(qū)分學生個體的優(yōu)劣;課程考核要注重能力、知識和素養(yǎng)養(yǎng)成;在課程結束后,要對課程成績進行分析,找出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改進措施。
技能考核采用分組與單人操作結合,操作方法與實踐成果結合,既考查獨立操作,又考查團隊合作;既強調操作的規(guī)范,又注重實踐的結果,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學生盡早進入職業(yè)角色。
經過三年的建設,本課程建設項目組還完成了《園林植物栽培養(yǎng)護》課程標準的制定,改善了校內實驗實訓條件,建立與完善了校外實訓基地共同合作發(fā)展的長效合作機制,完成了實驗實訓條件建設計劃,建設了一支“雙師型”的教學團隊,完成了課程教學資源庫的大部分工作。在今后的建設中,我們將繼續(xù)加強課程建設,借助學校信息平臺建設的機遇,繼續(xù)完善和豐富課程教學資源,逐步實現精品課程資源網上共享,保證課程建設水準的先進性和示范性。
在這一學期的《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學習中,讓我對《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認識,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景觀設計和綠地養(yǎng)護的知識。通過現場施工與理論知識的學習,讓我在這門課中了解了應該怎樣去設計一塊空地,怎樣合理種植植物和施工過程中應該要注意的問題,學習這些園林工程種植施工與綠地養(yǎng)護,不只是為了現在階段的學習目標,更是讓我們在今后的生活、學習工作中能用到這些知識為我們去解決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我們在書本上學到的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知識能應用到現實的實踐操作中去,俗話說“三分栽植,七分養(yǎng)護“,就充分說明了養(yǎng)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這一學期的《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中,我們主要學習了7個項目,分別是
1、綠地實訓、設計、整地和放樣
2、垂直綠化施工
3、偏坡綠化施工
4、斜坡草皮施工
5、綠地給排水管施工
6、屋頂花園施工
7、綠地養(yǎng)護
第一個項目綠地實訓、設計、整地和放樣:我們主要學習了去如何巧妙的設計一個空地,應該怎樣平整場地和現場的放樣,并了解了一些在現場施工常見的問題。我們把場地都清理好了,就按照我們設計的圖紙開始了施工。我們組是種植綠籬,種植的是紅葉石楠和杜鵑,種植時要注意苗與苗之間的距離,要叉開種植,在這次場地平整種植綠籬中,心情特別緊張,由于經驗不足和應變能力不強,實訓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指導老師給了我寶貴的建議以及耐心的幫助和支持鼓勵,使我受益良多。在第二個項目垂直綠化施工:包括了植物的選植和怎樣去栽種。每個組是種5棵蜀檜,間距是1米多點,然后大家開始拿工具,把間距確定好,然后開始種植苗,因為我們種植的地方有很多石頭,施工的時候費了很多時間,有的人水泡都弄出了,等蜀檜都種好了,就是插種云南黃馨,因為云南黃馨每組的扦插的存活率都不樣,所以要按照每組的存活率的苗2棵還是3棵一起扦插,等全部都把苗弄好了,千萬不要忘記澆水。通過這次施工讓我感覺到了,觀花和觀葉植物相結合;注意配置植物要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注意草本花卉可彌補木本花木的不足;注意層次。植物種好了要把水澆透徹,也讓我明白了植物的特性。第三個項目是偏坡綠化施工:是在馬路邊的一塊斜坡施工,因為要用到景觀石,老師叫同學們到籃球場那邊去用翻斗車運來,每個組運2塊,本來我們以為石頭很輕,當我們去了才知道原來一塊小一點的都很重,特別是在把石頭搬到翻斗車時,因為石頭很重我們兩三個人才把石頭搬到車里,在搬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不過還好我們人多,在大家的團結下我們終于把石頭運到了施工現場。然后老師開始把石頭布置好,把植物種好。通過這次實訓讓我感受到了團結就是力量,還有景觀石的放置位置,也讓我明白了如何去布置斜坡綠化,怎樣才能讓人看了覺得舒服覺得和諧自然。第四個項目斜坡草皮施工:是把草籽和沙子攪拌一起然后加一定的水把它攪拌勻,然后均勻的播種,這次施工讓我掌握了如何播種草籽,沙子與草籽水的比例該是多少。第五個項目是綠地給排水管施工我們組是挖一個80*80的排水溝還要砌磚,在這次項目中讓我明白了在做排水溝時一定要做一個精確無誤的排水溝方便排水,第六個項目是屋頂花園:就是在屋頂做一個可以讓人觀看或休息的花園,第七個項目是綠地養(yǎng)護:是把原來做的項目進行調節(jié)和養(yǎng)護,就是原來種的苗木進行澆水,以免苗木枯死,還有就是除草等。
不過在這7個項目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屋頂花園的施工。這次項目讓我們花費了兩個禮拜,在整個課程的學習中,劉老師把每個組的任務都分配好。一二三組是挖9棵紫竹3棵山茶3棵紅葉石楠球和一些紅葉石楠花葉落實。四五六組是挖一棵羅漢松3棵紅花繼木1棵杜鵑1棵山茶和花葉落實。然后大家都開始行動了,先讓我們把這個屋頂打掃干凈,老師把地形給劃分好,同學們開始搬磚,拌水泥的拌水泥,因為要砌4塊磚厚的圍墻,也不知道要搬多少磚,所以大家都搬了很多,后來多出了一些磚,最后還要把多余磚還回去,雖然很累但是大家都很興奮,因為都是第一次這么多人一起完成一個大項目 ,所以說團結的力量很重要,等磚砌好了,然后是運土,因為運土的路程有點遠,所以大家都很賣力,因為只有三輛翻斗車所以工程進展的很慢,運土回來的路上因為有很大一個斜坡,所以運上來有點吃力,在兩三個人努力下我們終于把土運上來了,差不多運了十幾車土吧。然后就是把土運到要實施工的地方,因為施工的地方在樓頂,所以,我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土一籃一籃給吊上來,等土全部弄好了,老師又要我們去拉點營養(yǎng)土來,全部弄好了,就是移栽苗木,按照老師的要求我們把起好苗種到要種的位置,雖然花費了我們很多時間,但當我們把這個項目做好了,我們發(fā)現我們原來我們做的成果很不錯,大家心里都很高興,通過這個項目的施工讓我感受到了做屋頂花園時要注意周邊環(huán)境,實現人與自然,屋頂花園和地域環(huán)境和諧共生,在做屋頂花園時要注意選擇常綠的苗木,特別要注意防水。
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在《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的課程中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不僅是書本上的內容,還從老師在課堂擴展和現場施工中了解了很多的課外知識,比如為什么在施工屋頂花園時要注意地形的高低錯落?劉老師教給我們的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和現場施工操作的技術,更多的是教會了我怎樣的去看待問題,去想問題,讓我學會了如何去思考的能力。也讓我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還有就是在做施工時我們不能粗心大意,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工作中,我們都要認真細心負責,我們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把老師教給我們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