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教學工作總結

| 倩愉

作為教師都知道,一個人如果從小就受到嚴格的思想教育的話,就會在實踐中獲得道德的勇氣和力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實用的小學教學工作總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實用的小學教學工作總結

實用的小學教學工作總結篇1

6月3日下午,區(qū)教研員俞老師蒞臨__鎮(zhèn)中心小學,指導我校音樂課堂轉型教學工作。俞老師聽了周x、林老師的課,全體音樂專職教師參與了此次活動。

周老師執(zhí)教的是四年級的《山谷靜悄悄》。課堂一開始,周老師就運用布谷鳥媽媽和寶寶的兩個卡通形象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學生運用豎笛來模仿布谷鳥的叫聲。之后,周老師引導學生通過節(jié)奏練習讀歌詞,力求在變化體驗中學唱歌曲。最后,學生扮演布谷鳥的角色趣味盎然的加入到歌曲的演唱中去。

林老師上的是一年級的《理發(fā)師》。上課伊始,林老師從“粉刷匠”干活完后頭發(fā)臟,需要到理發(fā)店去洗頭理發(fā)為導入,讓學生說出理發(fā)店里有哪些聲音?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紛紛發(fā)言:剪頭發(fā)的聲音“咔嚓”、吹風機的聲音“喔”、洗頭的聲音“嘩啦啦”“沙沙”……之后,林老師指導學生運用和這些聲音相似的打擊樂器參與到歌曲中來。學生們在玩中學會了知識。

課后,兩位上課老師對自己課的設計作了簡要的闡述。俞老師也表示了對這兩節(jié)課的肯定,并指出了還需修改的地方,如:學生的聲音應該大聲的唱出來,再通過歌曲的不同表達來控制力度;課堂中學生創(chuàng)編活動中隊伍形狀的變化等。俞老師還希望老師們在教學中更關注學生,關注課堂。

相信在專家老師的關懷幫助下,我校音樂組老師將在音樂學科課堂轉型方面獲得更多的收獲。

實用的小學教學工作總結篇2

家長資源是豐富的校外教育資源,為充分挖掘家長資源,拓展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學到在學校內學不到的知識,我們班在學校的倡導下,積極組織開展了家長進課堂活動——即每星期抽出一節(jié)課來由家長根據自身特長給孩子們上一堂別開生面的課。

這學期我們班共有五位家長走進了孩子們的課堂,王瑾瑄爸爸給孩子們講《圣誕老人的故鄉(xiāng)》,教孩子們制作精美的圣誕賀卡;陳柯冰爸爸讓孩子們看到污染的危害,教給孩子要珍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胡若溪奶奶介紹小學生的營養(yǎng)與健康;燕雨晴爸爸把實驗室搬進課堂,給孩子演示了《生活中的化學》;馬浩涵爸爸帶孩子看了各種各樣的飛機。

課堂上他們用親切的話語,精美的課件,生動自然的例子,循循善誘的解答孩子們的問題,讓孩子們徹底大開眼界。我們班的媽媽們也是不甘落后的,這學期共有四名媽媽報名參加這項活動,因為孩子的知識結構、時間安排等原因,我們以后會逐漸安排這些媽媽們進入課堂。

家長進課堂,對孩子們來說是一種新鮮的感受,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出乎意料的熱情和專注,看得出孩子們對各種知識的渴望;參與課堂授課家長的孩子,因家長的到來,自信了很多;同學們知識面明顯變開闊了,一些新鮮的詞匯會時不時從他們嘴里說出,雖然還只是對某方面知識的一知半解,但畢竟在孩子們的腦海里已經為新知識打開了一扇門。

通過這學期“家長進課堂”活動可以看出,我們班的家長們對這項活動非常支持。這項活動將陪伴孩子們一起走過六年的時光,我們會繼續(xù)和各位家長溝通,歡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時間來校為孩子們上課。

實用的小學教學工作總結篇3

家長資源是學校最為豐富的校外教育資源,通過家長進課堂活動,使學生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使家長們更深入的了解了班級和學校,更好的推動了班級、學校的發(fā)展。

本次活動我班共邀請了三位家長走進我們的課堂,江兆君的媽媽教孩子們做彩色風鈴,任允之的爸爸帶給孩子們豐富的玻璃知識,張朝旭的媽媽精心準備了故事《邁出第一步》,通過孩子們交流,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同時要擁有勇氣。

家長的態(tài)度:

1、每一位家長認真準備,剛開始都有點緊張和羞澀,但是逐漸和學生融合在一起,班里的孩子們也特別喜歡。

2、每一位家長在進課堂前都與老師溝通,并且備好課,做好課件。

3、此次活動加強家校聯系,增進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了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學生的變化:

1、參與課堂授課家長的孩子,因為家長的到來,自信了很多,在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方面進步很大。

2、因為家長來的緣故,其他孩子特別遵守紀律,課堂常規(guī)方面有了進步。

看到每一位家長寫的教后反思,自己十分感動,孩子們的變化我也看在眼里,但是另一方面,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家長的精神面貌對孩子們的影響。只要有勇氣走進課堂的家長,他的孩子就特別自信,而且,在班里的人數不多。第四次家長進課堂,無論怎么發(fā)動,即使是親自做工作,再也沒有家長來參加了,所以感覺也很有壓力。

此次活動,我們充分發(fā)掘了家長自身的教育資源,拉近了家長與教師,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給家長和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給家長和老師提供了一次增進了解、互相學習的機會,從而促進和諧家校關系的構建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實用的小學教學工作總結篇4

為進一步強化中小學生消防安全意識,提高校園的消防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在20__年消防安全日到來之際,我校開展了“消防安全知識教育進課堂”活動。就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__以“火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敵人?”引發(fā)同學們對火的討論,緊接著又做了一個“掌上燃燒”和“紫色阻燃”的小實驗??吹交鹪谑种溉紵膱雒妫瑢W們都以為是在變魔術,歡呼雀躍起來,爭先恐后的給大家分享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有關火災預防的知識。__又以生動的案例給同學們介紹了日常生活中容易引發(fā)火災的隱患類型、火災危害性等知識,并針對校園生活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講解了校園火災預防、火場逃生等常識。__幽默生動的講解贏得了同學們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

為了提高本次教育活動的效果,__把貼近百姓生活的日常生火做飯、家用電器、逃生方法等具體問題,進行現身說法、列舉實例,并結合季節(jié)特點、百姓日常生活的不良習慣,講清危害,并現場解答學生提出的具體問題,讓同學們在輕松和愉悅的氛圍中接受了教育。

學校還組織班級同學開展了以“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提高避險能力”為主題的手抄報評比活動。同學們親手制作的手抄報版面設計獨具匠心,內容貼近實際生活,可以看出同學們都是在用心投入本次活動。也是通過制作消防安全知識手抄報,強化了同學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增加了消防安全知識,提高了自護自救能力。

“消防安全知識教育進課堂”活動讓廣大師生在實踐中學到了消防安全知識,“零距離”感受到了火災的嚴重危害性,提高了對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認識,樹立了消防安全無小事、消防責任大于天的意識。

實用的小學教學工作總結篇5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可以歸納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數學教學的目標必須在課堂中完成。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自由活動”,“注入式教學”變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方法。這一點在我們的課堂上落實的不是很好,這里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適合自己的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通過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討學習,我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了思索,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效率,深入解讀教材,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知識體系。課程改革使小學數學教材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解讀教材成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解讀教材即有效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內涵,以保障教學活動高效的開展。我個人認為,了解教材應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道本學年要交給學生那些知識,并知道各個知識點與前后知識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chuàng)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yǎng)態(tài)度、能力的過程之中。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于胸,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二、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為下發(fā)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為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為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如何提高教師高效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呢?我認為:教師要放下傳統(tǒng)觀念中“師道尊嚴”的架子,要“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只有在和諧、平等、其樂融融的師生關系中,才有師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飛揚,學者興致高漲。這就需要教師樹立以發(fā)展學生為本的觀點,堅持教學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銘記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積極地建構知識。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聯系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高效課堂來自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設置。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fā),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fā)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三、高效課堂應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加強對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和管理。

真實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fā)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fā)性的、有一定

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tǒng)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更是現今我們課改的主陣地,必須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深入解讀教材,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去不斷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于實踐,善于總結,終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26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