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文學《梁家河》讀后感
學習紀實文學《梁家河》讓我深受啟迪,我們年輕人要成才成長,就要學會在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磨礪自己,在實踐中增長才干、鍛煉本領。
要學堅持學習的韌勁。“天黑后不久,整個梁家河就早早地進入了夢鄉(xiāng),只有習近平的窯洞還透出一絲光亮。”在那個文化生活匱乏背景下,在黃土高原落后閉塞的環(huán)境中,青年習近平還能因癡迷于讀書而廢寢忘食,通宵讀書甚至到早上鼻孔都被煤油燈熏黑。學習“梁家河”精神,就要向總書記這種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看齊,要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習慣,在學習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要學肯于吃苦的干勁。在梁家河老鄉(xiāng)的眼里,習近平是吃苦耐勞的好后生,他組織帶領群眾修道路、打淤地壩、辦鐵業(yè)社、縫紉社、建磨坊代銷店、打大口井、發(fā)展沼氣等,這無一不是以自己的吃苦耐勞,引領群眾向好光景奮進。他用實干贏得了群眾的信服,點亮了群眾心頭的希望之火。學習“梁家河”精神,就要向總書記實干攻堅的使命擔當看齊,做行動上的巨人,在任何時候都不為艱難困苦所動。
要學永不忘本的初心。學習了《梁家河》,就懂得了“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的道理。在工作中,就要立足基層,從職工最看重的問題著手,為職工辦實事,為群眾辦好事。希望我們青年人都葆有“梁家河”式的初心,不忘本色、本源、本根,一直為心中的夢想而奮斗,堅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